京津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地域面積約21.6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2.3%,2018年末常住人口1.1億人,占全國的8.1%,地區生產總值8.5萬億元,占全國的9.4%。京津冀同屬京畿重地,瀕臨渤海,背靠太岳,攜攬華北、東北和西北,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北京作為首都,政治地位突出,文化底蘊深厚,科技創新領先,人才資源密集,國際交往密切。天津擁有北方最大的綜合性港口,制造業基礎雄厚,研發轉化能力較強,發展勢頭良好。河北自然資源豐富,勞動力相對充裕,產業基礎較好,經濟體量較大,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京津冀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地域一體、文化一脈,歷史淵源深厚、交往半徑相宜,為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優化國家發展區域布局、優化社會生產力空間結構、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形成經濟發展新方式的需要,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全面深刻闡述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推進思路和重點任務,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指明了方向。2015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規劃綱要》,從戰略意義、總體要求、定位布局、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動重點領域率先突破、促進創新驅動發展、統籌協同發展相關任務、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開展試點示范、加強組織實施等方面描繪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宏偉藍圖,是推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實施的綱領性文件,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指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基本依據,是凝聚各方力量、推動形成強大工作合力的行動指南。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牽住這個“牛鼻子”,降低北京人口密度,實現城市發展與資源環境相適應。通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調整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走出一條內涵集約發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種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的模式,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形成新增長極。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要求,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
為加強對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的統籌指導,2014年6月,中央批準成立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國家發展改革委,主要職責是組織擬訂并協調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規劃、重大政策,承擔雄安新區建設相關工作,承擔領導小組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