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訊 記者從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了解到,京津冀三地市場監管部門關于規范廣告經營活動的提示如下:
京津冀三地廣告經營主體、廣大消費者:
廣告業連接生產和消費,在激發消費需求、強化品牌塑造、活躍市場經濟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進一步規范廣告經營活動,營造放心、安心、舒心的消費環境,現就民生重點領域廣告及互聯網廣告經營行為作如下合規提示:
一、商業廣告活動應始終堅持正確價值導向,以健康的表現形式表達廣告內容,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要求。
二、廣告應當真實、合法,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
三、廣告主對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應當建立、健全廣告業務的承接登記、審核、檔案管理制度,認真查驗廣告主資質信息及有關證明文件,核對廣告內容。
四、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不得虛構、夸大效果,不得含有保證治愈癌癥、絕癥、“包治百病”或者治愈近視等欺騙、誤導消費者的內容。醫療美容廣告不得違背公序良俗販賣容貌焦慮。
提示廣大消費者:尤其是老年人群體要相信科學,堅決抵制假冒名醫、神醫、知名專家的“神醫”廣告,以及假借傳統中醫理論、“偽科學”等虛構、夸大藥品功效的“神藥”廣告。
五、食品廣告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除保健食品以外的其他食品,不得聲稱具有保健功能。
提示廣大消費者:避免被宣稱“減肥”的壓片糖果、糖茶飲料等網紅食品廣告誤導,切勿輕信“零糖”“零卡”“無添加”“不含防腐劑”等無事實依據、違反相關標準的廣告內容,避免上當受騙。
六、金融廣告應當與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金融業務范圍相符合,不得含有“免審核”“無擔?!薄傲憷省薄氨WC賺錢”等明示或者暗示保本、無風險或者保收益等內容。
提示廣大消費者:在挑選金融產品時,要仔細甄別金融機構的資質和金融產品的合法性,切勿被違法違規金融產品蒙蔽雙眼。
七、不得發布面向中小學(含幼兒園)的校外培訓廣告。公務員考試、軍隊文職考試、職業技能培訓等教培廣告不得對教育、培訓的效果作出保證性承諾,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有相關考試機構、工作人員、考試命題人員參與培訓。
提示廣大消費者:要認真核對培訓機構資質,理性面對各類培訓廣告,切勿相信“保過”“包上岸”“包工作”“快速致富”等廣告內容。
八、不得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冒充專家、學者、明星、網紅等公眾人物或者打造“虛假人設”發布廣告。
提示廣大消費者:要仔細分辨廣告中人物身份的真實性,不要輕信所謂專家或假冒名人名義發布的營銷信息。
九、“五一”小長假將至,旅游服務經營者要依法依規開展廣告營銷宣傳活動,并按照廣告中宣傳的內容向消費者提供觀光、娛樂、住宿、餐飲、交通等旅游服務。
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施行10周年之際,特別提醒廣大市場經營主體要切實增強誠信意識,嚴守法律底線,踐行社會責任,讓合規成為行業自覺,以誠信鑄就品牌價值。(中宏網特約作者王敏報道 文章由主辦方提供)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