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北京2月17日電(記者王鏡榕)“疫情對經濟的沖擊取決于疫情的持續時間,如果此次疫情在4月份之前結束,那么對中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的沖擊是非常有限的,”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張成思近日在接受中宏網記者采訪時強調,“對全年GDP增長率的影響在15%以內?!?/p>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張成思
小微企業困難需要財政政策助力
“如果疫情持續到6月份,那么對中國乃至世界宏觀經濟增長率的沖擊將可能超過20%,”張成思指出,“2020年中國經濟將面臨非常困難的一年?!庇绕涫切∥⑵髽I融資難和融資貴問題,張成思強調,疫情對融資影響不大,甚至沒有什么影響,最大的影響是營收下降而成本增加使得凈利潤大幅下降。
“所以小微企業面臨的困難需要財政政策助力。”張成思告訴記者,此次疫情是對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管理體系的一個實測?!案鱾€部門都必須反思,而且應該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的道路?!?/p>
針對如何運用金融政策應對中小企業現金流問題、定向寬松金融政策的甄別問題、進出口外貿問題、短期資本市場問題等,近日,由中國人民大學財稅研究所組織“應對疫情的財政金融政策視頻研討會”在線上舉行。與會專家認為:對受疫情沖擊較大的行業如餐飲、旅游、交通運輸、物流等,短期可運用定向寬松貸款政策,同時要緩解中小企業現金流緊張問題。定向寬松政策既需要保證識別精準度,也需要降低篩選成本。針對進出口外貿問題,服務業受疫情影響更為明顯,后續需持續關注服務業進出口問題。針對資本市場問題,相比開市初期存在一定反彈跡象,未來仍需觀察中長期市場反應。
據介紹,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張成思、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財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瞿強、中國人民大學財稅研究所首席教授朱青、財稅研究所執行所長呂冰洋、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岳樹民教授、何青教授、馬光榮教授、禹奎副教授、胡天龍副教授、代志新助理教授等專家學者出席會議。中國人民大學財稅研究所執行所長呂冰洋教授主持會議。
疫情沖擊下要防止發生大面積失業潮
會議還就當前財政政策是否需要維持3%赤字率、如何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如何實行稅收政策支持等問題展開討論。
專家指出,從財政理論和各國實踐而言,建議2020年財政預算安排可以突破3%赤字率,通過增支減收以拉動企業需求、刺激經濟增長,但不宜將突破3%赤字率常態化。可以從中期預算角度看待赤字率,例如,可以實行赤字率在“五年規劃”內的動態平衡,而在疫情沖擊下,短期內可以擴大赤字規模。除公共財政預算外,2020年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也應適當擴張。
就具體財政政策而言,可采取的措施有:通過直接財政補貼增加防控疫情的物資供給;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地區,要適當增加中央轉移支付,并通過對口支援等橫向轉移支付來調整防疫資源配置;鑒于當前大部分企業還未復產、還未產生收入現金流,降低稅率、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短期內所起到的作用有限,短期內,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可采取加大留抵退稅力度,適當調整留抵期限。
專家強調,疫情沖擊下要防止發生大面積失業潮,要有針對性地實施積極就業政策。對受疫情沖擊的行業,可考慮給予財政補貼以緩解企業工資、原材料成本壓力;進一步地,若疫情持續時間較長,可考慮延緩繳納社會保障基金、對不裁員的企業按照上年同期工資標準給予一定比例補助、放寬失業保險和低保領取標準等手段,通過社會保障“兜底”,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失業危機。
與會專家普遍認為,應對疫情應以財政政策為主、金融政策為輔,財政政策應以增支為主、減稅為輔。財政政策要突破3%赤字率,并采取直接財政補貼、增加對疫情地區轉移支付、增值稅留抵退稅、放寬失業保險和低保標準等措施。金融政策著重扶持與疫情相關的行業或企業,可以根據疫情持續時間,調整定向寬松的金融支持方向。在財政金融政策合力下,達到提振信心、刺激經濟、穩定就業的效果。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