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北京6月11日電(記者王鏡榕)前期,央行推出了3000億元抗疫專項再貸款和1.5萬億元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這些工具都是直達實體企業的貨幣政策工具。根據《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人民銀行再創設兩個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一個是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另一個是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進一步完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體系,持續增強服務中小微企業政策的針對性和含金量。
日前,中宏觀察員、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副研究員鄒曉梅博士就相關議題接受本網專訪。
中宏網記者:您對當前形勢下繼續推進和解決好金融助力實體經濟,尤其是解決好小微企業的生存發展問題有何建言?
鄒曉梅: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長短結合、綜合施策。
首先,要推動金融供給側改革,大力發展地方銀行、民營銀行等中小型金融機構,發展供應鏈金融,增加小微金融產品供給;發展互聯網金融,發揮互聯網金融平臺在信息搜集、處理及風險識別方面的優勢,為更多傳統金融機構難以覆蓋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商戶服務。
二是加大政府財政支持力度,提高政府資金的整合力度,通過擔保、再擔保、股權投資等方式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形成政府和金融機構共擔風險的機制,提高金融機構服務小微的積極性。
三是完善服務小微的金融基礎設施,加強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建設,搭建信息共享平臺,發展中小企業信用評級業務,降低信息不對稱。
四是大力發展股權融資市場,發展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等廣義股權融資機構,通過稅收激勵,引導長期資金進入風險投資領域,完善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科創板等股權交易市場,為風險投資創造良好退出渠道,形成一、二級市場有益聯動。
最后,支持小微企業轉型升級,可成立公益性的組織為小微企業規范發展提供全方位咨詢及培訓服務,包括品牌建設、納稅申報、信息完善、政策解讀等。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