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北京6月18日電 國家主席習近平17日晚在北京主持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并發表題為《團結抗疫共克時艱》的主旨講話。
本次峰會由中國和非洲聯盟輪值主席國南非、中非合作論壇共同主席國塞內加爾共同發起,以視頻方式舉行。
習近平強調,面對疫情,中非相互聲援、并肩戰斗,中非更加團結,友好互信更加鞏固。中方珍視中非傳統友誼,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中方加強中非團結合作的決心絕不會動搖。中方將繼續全力支持非洲抗疫行動。雙方應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盡最大努力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堅定不移攜手抗擊疫情,堅定不移推進中非合作,堅定不移踐行多邊主義,堅定不移推進中非友好,共同打造中非衛生健康共同體和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會議發表《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聯合聲明》,向國際社會發出中非團結合作的時代強音。
日前,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西亞非洲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玉淵就相關話題接受本網專訪。
中宏網記者:習近平主席強調,為克服疫情帶來的沖擊,我們要加強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加快落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果,并將合作重點向健康衛生、復工復產、改善民生領域傾斜。您對戰疫形勢下推進中非“一帶一路”合作有何建言?
周玉淵:第一,加強共建中非"一帶一路",加快落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果。受疫情、世界經濟衰退、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暴跌等影響,非洲國家經濟正遭受重創。非洲國家面臨的經濟和民生危機可能比健康危機更加嚴重。作為較早從疫情中恢復的國家,中國加快復工復產,給非洲國家發展經濟帶來巨大的刺激作用,在推動國際對非經濟合作上正在發揮主要作用。為此,中國應積極執行中非合作論壇北京行動計劃(2019-2021年),優先落實對非洲經濟穩定和恢復有直接和較大影響的舉措。例如,在貿易援助和便利化、投融資合作、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基礎設施、能源資源、稅收征管能力上的合作舉措。通過經貿務實合作為非洲國家抗疫提供支持。
第二,積極參與三方合作和國際合作,提升中國對非合作的開放性。三方合作和國際合作有助于展現中國負責任的國家形象,有助于構建中國開放的國際合作格局,有助于創造良好的國際對非合作環境。當前團結抗疫以及災后重建加大了對三方合作和國際合作的需求。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多邊組織的協調下,國際社會在對非抗疫援助、債務救助和融資支持上正在開展合作。但當前的合作還遠遠不夠。一方面,中國需要加強與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金融機構、巴黎俱樂部等國際組織和機構的協調合作。另一方面,以抗疫為契機,加強與日本、歐洲國家等在非洲的合作,努力創造對中國有利的國際對非合作環境。
第三,重視民營經濟和中非中小企業合作,提升中非合作的包容性。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是非洲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在解決非洲國家就業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也是中國在非社會聯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中國在非洲的民間形象和社會影響力。因此,應該提高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合作在中非經貿合作中的重要性。增強中非合作的包容性,鞏固中非關系的基礎。
第四,加強中非發展戰略對接,積極支持非洲國家自主可持續發展。非洲國家大多把工業化、經濟特區、產業園區和出口導向型經濟作為國家經濟轉型的重要目標,高度重視基礎設施、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很多非洲國家也正把以數字經濟、智慧城市、5G等新業態為核心的技術革命視為非洲國家實現"蛙跳"的重要跳板。為此,中國政府和企業應充分認識非洲國家發展理念的變化,鞏固與非洲國家的傳統合作優勢,確立在新業態上的新合作優勢,不斷提升中國在非洲經濟領域和行業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第五,挖掘中非合作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示范作用。相比于其他地區和國家,中非"一帶一路"合作總體進展較為順利。在基礎設施、投融資、貿易、政策對接等重要領域,中非合作都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在應對"債務陷阱論"、"不可持續論"、"中國威脅論"等"一帶一路"面臨的重大問題上,中非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和方式也值得研究和學習。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