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北京1月11日電(記者王鏡榕)近日,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召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領導小組組長韓正主持會議并強調緊緊圍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大力推進政策舉措落實落細,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取得更大進展。
中宏觀察員 沈家文
日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沈家文就相關話題接受本網專訪。
中宏網記者:結合會議精神學習,您對"十四五"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高質量發展有何前瞻與建言?
沈家文:一是建設具有新時代新特色的新型自由貿易港。全球的自由貿易港興起至今,經歷"轉口貿易型""生產加工型""綜合型"和"跨區域綜合型"四個發展階段。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全球的產業結構、產業組織、生產方式、貿易方式都在發生深刻變化,傳統貿易在向數字化轉型,傳統自由貿易港發展形態將發生變革。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能,新形勢下,要構建具有新時代新特色的新型自由貿易港。
二是發揮區位優勢,加強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新興產業集聚。發揮稟賦優勢和政策優勢,建設具有競爭新優勢的自由貿易港。新形勢下建設新型自由貿易港,在借鑒國際自由港的投資、貿易、金融的自由化便利化國際化等經驗基礎上,突顯新時代新特色。自由貿易港的最大優勢是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通過制度創新促進產業創新,引領經濟轉型升級。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深化改革政府公共服務、航運服務、金融服務,形成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航運軟環境。拓寬交通腹地、港口經濟腹地,形成協同發展的自由貿易網絡。發揮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區位優勢,培育發展一批新興產業集群。
三是大力發展服務貿易,促進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協同發展。工業經濟時代,貨物貿易促進了全球自由貿易港的發展。國際上知名的自由貿易港,起步階段大都以轉口貿易和加工貿易為主;隨著發展水平的提高,大多數自由貿易港向服務貿易轉型。從全球范圍看,全球服務貿易的比重呈現持續上升趨勢。從我國經濟發展趨勢看,我國服務業占三次產業結構的比重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逐年增加。我國服務貿易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服務貿易占進出口總值結構的比重持續上升。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要發揮后發優勢,在發揮傳統比較優勢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與服務貿易,拓展服務貿易新領域,培育服務貿易新業態,探索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協同發展新路徑,形成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協同發展新格局。
四是構建海南自由港與大陸沿海自貿區的協同開放體系。建設多式聯運無縫銜接的綜合交通物流網絡,大力推進沿海港口、內陸港口與沿邊地區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形成沿海、內陸、沿邊互聯互通互動的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加快海關協同監管,推動跨地區政府協同治理,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協同開放、市場協同開放、金融協同開放,推進監管服務共治、國際大通道共建、要素資源共享、市場信息互通、信用體系互認,全方位構建協同開放體系。構建國際經濟合作新機制,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全面提升開放合作水平;促進自貿港離岸業務的發展,構建亞太自由貿易網絡的重要節點。
五是大力發展新型數字化貿易方式,加快產業融合創新。大力發展海南自由港的跨境電子商務等新型數字化貿易,以"互聯網+"為主線構建現代服務業集群,推動"互聯網+"與商貿、旅游、文化等傳統產業融合發展。重點培育一批示范企業,推進跨境電商網絡基礎設施、物流配送體系和在線支付體系建設,加快布局跨境電子商務物流大通道,建立海外倉儲物流基地和分撥中心。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形成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在綠色低碳、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