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北京2月3日電 《求是》雜志近日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這篇文章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作的重要講話的一部分。近日,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首任院長、中宏觀察家宋才發教授,結合文章精神的學習體會,就如何扎實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話題,接受了本網記者的專訪。
中宏觀察家宋才發
深刻理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中宏網記者:結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文章的學習體會,請您談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宋才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歸納起來主要體現在如下四個方面:
第一,中華民族共同體是與56個民族人民命運息息相關的共同體。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強調中華民族大家庭、中華民族共同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等理念,進一步拓展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形成了黨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新境界,黨的民族工作取得了新的歷史性成就。黨的二十大以后,全國各族人民邁上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新征程,黨的民族工作面臨新的形勢和任務。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要始終不渝地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作為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綱”,所有工作都要向此聚焦。
第二,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助推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是由政府推動、群眾參與的一項社會實踐活動,是正確把握民族發展規律的鮮明體現,是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一種好形式。“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對加強民族間的溝通、增進民族間的互信和認同、強化民族情感發揮了積極作用。在實踐中貫徹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體現了增進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異性的原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加強民族團結進步,作為戰略性、基礎性、長遠性工作來做。
第三,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引領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深刻地影響著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成與發展?!爸腥A民族偉大復興”話語厚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政治底色,形成于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程中,凝聚與鞏固對共同體的情感認同,催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民族認同,不斷喚醒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爸腥A民族偉大復興”話語有助于推動“復興話語”“鑄牢意識”和“偉大夢想”的實踐進程,不斷凝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的中國力量,引領并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第四,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創新發展。中華文明的統一性決定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與現代國家建設的有機統一,黨把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現代國家建設”與“現代文明創造”融為一體,理清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一系列重大現實問題,明確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要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實現了中華民族從自在到自覺再到自強的歷史性轉變,推進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創新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成果。
扎扎實實地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
中宏網記者:請您就新時代如何扎扎實實地推進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談談您對這篇重要文章的學習體會?
宋才發:文章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務。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工作的各項方針政策,及時研究解決本地區本單位涉及民族工作的重大問題。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入學習貫徹黨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本領,為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出應有貢獻。具體地說,就是要著力抓好如下四項工作:
第一,立足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建設。中華民族有自身獨特的歷史,必須立足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絕對不能套用西方那一套民族理論來解析中華民族的歷史。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必須順應中華民族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傳統走向現代、從多元凝聚為一體的發展大趨勢。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塑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脈相連、不可分割的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建設,是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創新中國特色民族理論體系的根本支撐,是擺脫西方民族理論思想和話語體系影響的關鍵舉措。要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科學揭示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的道理、學理、哲理,始終堅持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用黨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統領和指導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建設。
第二,要著眼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不斷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文章闡明“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與“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關系。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創造了悠久的中華文明和燦爛的中華文化,形成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這個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國家的豪邁壯舉,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應有之義。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鍵,是實現各民族人心歸聚、精神相依的戰略任務。深刻理解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不斷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堅實的精神和文化基礎。
第三,要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以中華民族大團結促進中國式現代化。文章闡明“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中華民族大團結”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關聯。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順應社會發展趨勢,有利于各民族實現共同富裕、共建共享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中華民族大團結是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提和基礎,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進程,必然是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的過程,也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過程。要廣泛深入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團結”,以“團結”促“現代化”,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高舉中華民族大團結旗幟,把推動各民族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共同奮斗,作為新征程黨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務。
第四,要講好中華民族故事,大力宣傳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堅定“四個自信”,大力宣傳中華民族的歷史,大力宣傳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大力宣傳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大力宣傳中華民族同世界各國人民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愿景。要創新涉民族宣傳的傳播方式,豐富傳播內容,拓寬傳播渠道,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講清楚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國各民族共同發展進步的可靠保障,講清楚中華民族是具有強大認同度和凝聚力的命運共同體,講清楚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所具有的明顯優越性,鞏固“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局面,營造良好國際輿論環境。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