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等主要經濟數據。在國內多地疫情反彈以及國際地緣政治沖突的局面下,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我國宏觀經濟在一季度實現了經濟運行平穩開局。
第一,經濟總體平穩。與上季度相比,今年一季度的同比增長率為4.8%,環比增長率為1.3%,而2021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長率為4.0%,環比1.6%。總體來看,GDP增速高于市場預期,開局平穩,大多數機構預期值在4.0%-4.8%之間。
三大需求中,消費總體保持恢復發展態勢,繼續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69.4%。投資好于預期,自去年開始推動的一批重大工程項目集中落地開工,投資增速加快,拉動經濟增長作用提升,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9.3%,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6.9%。外貿持續增長,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42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其中出口同比增長13.4%;凈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3.7%。
第二,結構持續優化。制造業保持較快增長速度。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是“十四五”時期的一個重要目標。第一季度,第一產業同比增長6.0%,第二產業同比增長5.8%,第三產業同比增長4.0%,拉動經濟增長2.4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增長6.1%,快于總體經濟增長速度。
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升級。消費端,盡管受本土疫情點多面廣頻發影響,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僅同比增長3.3%,但是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8%,在高基數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增長,增速比2021年四季度加快4個百分點;人均交通通信消費支出和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分別同比增長12.7%和9.1%,增速分別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快5.8和2.2個百分點。生產端,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2%,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0.8%,均明顯高于總體經濟增速。投資方面,基建、制造業投資逆勢提速,分別同比增長10.5%、15.6%;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32.7%,高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23.4個百分點。
城鄉二元差異持續縮小。一季度,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為2.39,比上年同期縮小了0.04。
第三,穩增長政策將繼續奏功。一季度面臨多點疫情反彈新變化以及國際地緣政治沖突兩大風險,對我國經濟影響較大,尤其是消費端和接觸式服務業。但是,減稅降費、降融資成本、穩市場主體等一系列穩增長政策對保持一季度“開門穩”發揮了重大作用。
今后一段時期,這兩大風險源仍將存在。面對復雜的局面,多部委合力保通保暢、新增專項債、金融托穩紓困、基礎設施REITs擴容等多方面的穩增長政策仍將繼續保持我國經濟穩定發展。(蔡曉陳,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