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近年來中美關系不斷遭遇巨大波折,但2022年卻將成為一個中美貿易額創紀錄的年份。不但美國從中國的進口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年,美國向中國的出口也將創下新的紀錄。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22年1-11月,中美貿易額為6976.94億美元,同比增長2.4%。其中,中國對美國出口5359.95億美元,增長3.4%;中國自美國進口1616.99億美元,減少0.5%。11月當月,中美貿易額為572.82億美元。其中,中國對美出口408.06億美元,自美進口164.76億美元。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任時開始了對中國進口的部分商品加征25%“懲罰性”關稅。2018年至2021年四年間,中美之間的貿易規模分別為:6335.19億美元、5415.6億美元、5869.79億美元和7557.76億美元??梢钥闯觯忻蕾Q易戰爆發之后的2019年和2020年中美貿易額的確受到了影響,但在2021年又出現大幅反彈,2022年終又將創下新的紀錄。事實說明,美國發起貿易戰,并沒有像特朗普想象的那樣減少從中國的進口,擴大對中國的出口,幾年下來,反倒是經過美國人為干預之后,市場通過自身的調整,重新回到了“起點”。而這幾年因為貿易戰受到的損失,則幾乎全部由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承擔了。中美兩國仍然是也必然是,合則兩利,分則兩敗。
導致美國連續多月高通脹的因素中,貿易戰占了很大部分比重。數據真實地反映出,雖然美國一直尋求將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到其他國家和重新建立工廠,但是現在美國購買的中國商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與中國的貿易關系仍然是美國最大的雙邊貿易關系。截至今年11月,來自中國的進口占美國進口總額的近20%。加拿大和墨西哥加起來會超過這一數據,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這項數據上接近中國。畢竟,中美雙邊貿易具有內在的強大驅動力,經過幾十年的合作,雙方所形成的密切而廣泛的產業分工與合作,很難被人為政治因素破壞。當初特朗普政府稱,對華加征關稅是為了減少貿易逆差、促進制造業回流、增加就業崗位,并說加征的關稅會由中國埋單。但穆迪公司研究顯示,美對華貿易戰中90%以上的關稅成本由美方承擔。彭博社指出,對華加征的關稅大幅增加了美國消費者和企業的成本,也未能重振美國的制造業。事實反復證明,與中國保持貿易關系、擴大貿易合作、減少貿易壁壘才是對美國最有利的。如今看來,美國企業家給到政府的壓力,以及社會層面高通脹所引發的民怨,便可知其因了。
客觀而言,中美經貿關系出現這種局面的原因,首先在于,作為全球兩大經濟體,中美之間的貿易有著極強的互補性,與中國相比,美國國內的工業成本過高,與中國合作可以降低美國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企業利潤;同時,大量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進入美國市場,不僅可以填補美國民眾的日常需求,也能夠降低其生活成本。而對中國來說,美國的高新技術產品和糧食作物,也是中國所需要的關鍵貨物??梢哉f,兩國屬于相互依存的關系,美國跟中國打貿易戰,最終還是要傷害自己。其次,在目前的全球市場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掌控著高端技術產業鏈,而中國在中低端產業鏈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美國要想健康發展,不僅需要維持在高端技術領域的地位,同時也要穩定其他產業鏈的供需關系,所以,雖然美國嘴上說要與華脫鉤,實際上最離不開中國工業的恐怕就是美國自己了。目前兩國不降反增的貿易額,就是強有力的證明。最后,中美在2019年、2020年的貿易額有所下滑,特朗普對華發起的貿易戰只是其中一個因素,疫情的突然爆發加大了兩國貿易交流的難度,可能才是主要原因。而如今美國經濟受疫情影響,已經出現了衰退跡象,雖然美國利用美元加息強勢保持著經濟增長,但這種透支未來前景的舉動,注定不能頻繁使用。因此,美國的經濟形勢要想復蘇,必然離不開中國高性價比的商品和能帶來龐大利潤的市場。美國如今推出《通脹削減法案》,利用高額補貼政策吸引外企擴大在美投資,實際上是想要以此加強本土產業鏈,但能否實現其目的充滿問號。至少就目前而言,美國只有與華加強合作,才是對美國企業和民眾最有利的選擇。
在美國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BC)發布的一系列報告中也突顯出,中美擁有巨大的共同利益,中國是美國的重要出口目的地。據USCBC的統計,美國全部50個州均對華出口商品和服務,這使得近百萬個美國就業崗位受益,其中對華出口大豆、玉米、高粱、豬肉和其他農產品的農業州受益頗多。同時,美國對華出口規??捎^的行業還包括石油和天然氣、半導體和醫藥產品。USCBC會長艾倫曾表示,無論從旅游業從業者到艾奧瓦州的農牧場主,還是從俄勒岡州的芯片制造商到北卡羅來納州的制藥商,對華貿易都為美國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
USCBC的報告還顯示,美國對華出口提升主要受到以下三大類別出口的推動:油籽和谷物、半導體及其組件以及油氣。具體而言,油籽和谷物等農產品鞏固了其作為美國最大出口產品的地位。美國對華半導體出口繼續增長。美國對華芯片的出口主要來自俄勒岡州,該州對華芯片出口額大約占到美國芯片對華出口總額一半以上。同時,其他一些州的芯片對華出口也出現了顯著增長,尤其是新墨西哥州。在油氣方面,從2020年開始,美國成為石油產品凈出口國,而對華油氣出口的不斷增長也推動了這種增長。報告顯示,美國石油和天然氣對華出口主要由得克薩斯州驅動,同時路易斯安那州的份額也不小。此外,對華藥品出口也出現顯著增長。美國對華出口中,增加了高價值,高需求的藥物和疫苗,這使得藥品進入美對華商品出口的前五名之列。USCBC報告還顯示,美國對華商品和服務出口支持美國幾乎所有經濟部門的近百萬就業崗位。如農產品出口增加了美國中西部農民的收入,對華出口支持的就業崗位的一些最大積極變化就發生在美國的中心地帶,在那里的農產品出口占主導地位。當然由于疫情,服務貿易出口下滑較為嚴重。一些嚴重依賴旅游業的州,其就業機會下降。比如,美國對華個人旅游和商務旅行相關的服務出口下降90%左右。在教育方面,美對華教育出口下降了20%左右。
回顧中美兩國建交以來的歷史進程,雙邊經貿關系持續發展,利益交匯點不斷增多,形成了緊密合作關系,不僅使兩國共同獲益,而且惠及全球。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在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過程中,中美兩國不斷拓展深化經貿合作,基于比較優勢和市場選擇形成了結構高度互補、利益深度交融的互利共贏關系。雙方通過優勢互補、互通有無,有力促進了各自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同時提升了全球價值鏈效率與效益,降低了生產成本,豐富了商品種類,極大促進了兩國企業和消費者利益。
中美兩國經濟發展階段、經濟制度不同,存在經貿摩擦是正常的,關鍵是如何增進互信、促進合作、管控分歧。中美經貿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雙方擴大經貿合作潛力巨大。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中美經貿關系穩定健康發展不僅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世界經濟恢復。對中美兩國來說,和則兩利,斗則俱傷,雙方保持經貿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符合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為國際社會所期待。合作,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共贏,才能通向更好的未來。(作者:任海平,中宏觀察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