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五個必須”中,“必須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置于首位。強調必須堅持依靠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
當前,我國經濟轉型進入到關鍵時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堅期。中國式現代化是綠色、可持續的現代化,做好綠色金融這篇文章,對推進新發展理念落實,助力高質量發展目標而言意義重大。此前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發展中經濟體,作為配置資金的重要經濟活動,金融暢通了資金的流動循環,優化了資金的均衡配置,為我國經濟運行、科技創新、企業生產等輸送著源源不斷的資金活水。
作為全球綠色金融發展引領國之一,我國綠色金融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綠色金融三大功能正在顯現,五大支柱也初步形成,在支持我國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政策體系的指引下,我國已經形成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綠色信托等多層次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體系,引導資金流向綠色、低碳領域,給予相關產業發展、技術升級、消費直接資金支持,為產業發展、技術創新、消費升級注入新的動力;近年來我國ESG主流化趨勢漸顯,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和企業了解并踐行ESG理念,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生力量;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的開展,為我國綠色金融體系、氣候投融資系統構建和發展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為綠色低碳發展貢獻了力量。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謀劃經濟工作的根本方針,金融必須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綠色金融作為金融支持高質量發展重點領域之一,在從金融大國向金融強國邁進之路上,更應從產品創新、融合發展等多角度出發,為科技創新、普惠小微、綠色發展等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提供優質金融服務,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進一步發揮綠色金融作用,推進綠色金融產品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創新是滿足市場需求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不僅要擴展傳統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產品應用場景,也要積極圍繞綠色項目、綠色企業的金融服務需求和需求主體特點,推進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綠色信貸等產品創新應用,融合科創金融、普惠金融、鄉村振興等領域,構建綠色金融服務場景,加快綜合化轉型進程,以滿足不同市場主體的需求,激勵更多的投資者參與綠色金融,推動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二是推進綠色金融融合發展,全方位賦能轉型發展。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次提出了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是對金融體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服務實體經濟要求。事實上,“五篇大文章”之間相輔相成,高度相關?!拔迤笪恼隆彼婕暗目苿撈髽I、先進制造業、綠色低碳等領域是經濟社會轉型的關鍵領域,也是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推動其融合發展,對于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數字化轉型,助力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服務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來講意義重大。例如,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數字技術進行綠色企業和項目智能識別、碳核算與環境效益測算、環境信息披露等,精準識別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融合發展中面臨的環境信息披露、綠色認定等難題。
三是發力轉型金融發展,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高質量發展既離不開綠色產業的發展,也必須要做好高碳行業的轉型。這要求金融系統不斷優化金融資源的配置,為高碳行業轉型提供有效支持,并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一方面,完善轉型金融頂層設計與標準體系。在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的指引下,因業制宜地構建轉型金融目錄,為金融機構、企業等市場參與者提供行動指引,還應建立轉型金融法律體系,明確市場參與方相關權利與義務,同時為轉型金融發展劃清紅線;另一方面,繼續創新實踐更多轉型金融產品,大力推動股權類融資工具,包括推動高碳產業轉型升級的基金、PE/VC基金、并購基金等,以及相關保險產品和其他風險緩釋工具、證券化等創新,推出“市場首單”,以形成市場示范效應,推動金融支持社會低碳轉型。
四是深入貫徹ESG投資理念,大力推動ESG相關信息披露。ESG作為一種價值理念,在國際上已是主流化理念,成為國際社會較為認可的支持高質量發展的理念。一方面,應推進ESG相關信息披露在資本市場中的廣泛運用,為打造現代金融機構和市場體系,疏通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賦能。另一方面,提升金融機構和實體企業雙向對于ESG理念的理解程度,把環境、社會和企業自身治理、創新的水平進行指標化衡量和引導,通過金融手段支持和引導實體企業的創新和轉型,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及暢通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實現金融對于實體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支持。
藍圖已經繪就,站在發展新階段,我們更要錨定會議提出金融強國目標,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做好綠色金融這篇重大文章,持續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能力、健全金融產品體系、完善金融生態環境,全面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作者:王遙,中宏觀察家,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