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及新能源汽車,美國政府日前表示,“正在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動”以應對中國汽車充斥美國市場,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兩會代表關注和熱議的話題。近年來,以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為代表的外貿“新三樣”持續走俏,成為我國外貿出口的新增長點,形成強大競爭力。2023年,“新三樣”產品累計出口1.06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我國已成為推進世界能源發展轉型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推動者。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對減少交通領域污染物排放、促進高質量碳達峰、降低石油進口依賴、支撐建設全球汽車強國具有重要意義。從萌芽破土而出,到擁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完整的產業配套體系和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中國已培育成長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秀龍頭企業,走出了一條以創新引領發展的向“新”之路。
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增長,銷量949.5萬輛,市場占有率31.6%,同比增長37.9%。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產銷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0%。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2024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150萬輛,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呈現3%以上的增長,將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全球地位進一步提升的關鍵一年。從發展動能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技術和規則上保持領先,是我國出口、投資、消費的重要動能。從競爭格局來看,新能源汽車行業是制造業中競爭非常激烈的一個行業,今年將進入深度重塑期,行業集中度會不斷提升,全面提升競爭力才是企業的發展之道。從國際化來看,仍會保持“貿易+海外生產”模式,并呈現快速增長趨勢,逐步由貿易為主變成海外投資本地化發展為主,這是國際化基本規律。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不僅是產品的迭代升級,更是產業模式上的創新——通過對國內消費市場的悉心培育,龐大的市場需求轉化為制造業補鏈強鏈的內生動力,內循環暢通后,會積極帶動外循環發展,把國內市場的規模優勢轉變為全球市場優勢甚至是行業發展的標準優勢。未來需從擴大產業領先優勢,促進消費增長,提升國際影響力入手,支持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擴大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先優勢,保持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健康可控發展。一是持續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圍繞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整車及關鍵零部件等領域,加強前瞻引領性專利布局,加快超高性能車規級AI芯片、工業軟件等核心技術攻關。新型混動技術是充電技術創新的重點,純電車企會關注混動技術路線的配套。二是加強電池回收循環利用全過程有效管控能力。構建動力電池使用、報廢、梯次利用、回收拆解全過程閉環管理體系。隨著新能源汽車出口量的增長,越來越多的出口海外的退役動力電池需要回收,退役鋰電池是高品位的移動礦山,應明確退役鋰電池不屬于固廢垃圾,加快完善出口新能源汽車退役動力電池跨國回收政策。三是加快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才隊伍建設。鼓勵龍頭企業介入全鏈條人才培育,深度參與高校、職業教育教學計劃,提供實習、在崗培訓渠道。拓寬和延展電動化、智能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勵機制。四是深化國有車企考核制度改革。燃油車和新能源車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燃油車技術已經成熟,因此利潤高,新能源車還處于成長階段投入大,因此對汽車央企開展新能源汽車業務單獨考核,著重考核技術創新、市場占有率和未來發展,有利于激發創新活力,提高市場占有率。
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穩定增長。新能源汽車消費是我國內需增長的新亮點,一是要降低新能源汽車購置使用成本。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的政策措施;居民區公共充換電設施用電實行居民電價,用電實行峰谷分時電價,鼓勵階段性降低充電服務費。二是適度超前布局充換電基礎設施。加快在城際高速建設快(超)充和換電基礎設施,在公共停車場加裝充電基礎設施,推進加油加氣站進行綜合能源站改造。因地制宜提升農村地區和居住小區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增加可充電的車位數。三是落實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等政策措施。推動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汽車消費加快升級,推動老舊車輛退出和以舊換新等。著力提升農村電網承載能力,通過加快縣、鄉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加大鄉村電網改造升級投入力度,加快配電網增容提質,確保農村地區電動汽車安全平穩充電。
提升新能源汽車國際競爭力。中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出海,對改善世界環境具有積極意義。一是經驗分享和標準互通。向全世界特別是全球南方國家分享經驗,用中國技術向世界推廣可負擔的電動汽車,推動中國標準與國際標準進行互通,讓國內車企、充電設施及第三方運營企業有統一標準,為車主提供更好的充電和駕駛體驗,協助達成《巴黎協定》中的全球升溫幅度控制目標。二是完善碳排放數據管理體系?!稓W盟電池和廢電池法規》要求2025年2月18日起動力電池必須申報產品碳足跡,需盡快完善動力電池碳排放數據管理體系,包括核算標準、產業鏈數據、核查保障等板塊,為國家和企業提供相關核算功能,有效引導全產業鏈共同減排。三是車企整體協同出海提升中國品牌價值。做好質量、安全、技術和營銷服務體系,不打“價格戰”,打“價值創新戰”?!捌磧r格”的惡性競爭,不但會損害中國車企的經營效益,沒有充足的資金技術創新迭代,還會讓海外市場降低對中國品牌的好感和歡迎度,要堅持優質優價,不斷提升中國制造品牌的含金量。四是提高人民幣跨境結算便利度。鼓勵銀行機構擴大跨境人民幣結算規模,把新能源汽車企業及其相關企業納入更高水平貿易投資便利化試點,簡化業務辦理流程。(作者:張瑾,中宏觀察員、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