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世界金融論壇和金磚智庫于2024年6月22日上午在青島舉行2024中國與世界經濟金融形勢年中評估學術研討會暨世界金融論壇2024青島峰會。本文系中宏觀察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在會上的精彩發言?,F編發以饗讀者。
今天集中講一講當前世界面臨貿易大戰的挑戰與風險。大家都知道,我們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個變局的帷幕已經拉開,現在也有點像大變局中的大亂局。這個亂局,今年非常有看點,76個國家和地區在進行大選、精彩紛呈,一些國家如火如荼。我覺得當前世界最急迫的是兩場戰爭,俄烏沖突、巴以沖突還在繼續深化,還不具備走向和平談判的一些基礎條件。
當然最急迫的是要防止世界進入第三次世界大戰。與此同時,我們更要防止世界發生貿易大戰。大家都知道,特朗普任美國總統的時候,拉開了中美貿易戰的序幕,一下子打了四年。一直打到2020年1月15日,中美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打”到特朗普下臺。美國迎來了一個總統拜登,我們想也許他不會打貿易戰,肯定要糾偏,肯定把特朗普加的高關稅取消掉,但是拜登并沒有糾正特朗普的錯誤。不僅沒有,在他現在與進入和特朗普進行大選爭奪的時候,他采取了比特朗普還要極端的貿易戰。為什么比特朗普還極端?特朗普加征的平均關稅,除了現在有500億美元下調了,現在余下的3700億美元的輸美商品加征關稅平均為19.3%,但是拜登對我們的電池、電動汽車等商品加征的高額關稅最低為25%,電動汽車為100%,實際是102.5%。特朗普大選的時候說,“如果我要當總統,那么我將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加征60%的關稅”。特朗普的貿易談判代表,上一屆的萊特希澤,現在是特朗普競選的主要成員,未來有可能是特朗普當政的財政部部長。萊特希澤最近出了一本書,主張對中國貿易實現硬脫鉤,就是與中國經濟沒有任何關系,而且提出要取消對中國永久性最惠國代表。所以如果特朗普上臺,貿易戰會升級。拜登現在還沒有下臺,就接過特朗普貿易戰的接力棒,對電池等幾類商品,從7.5%上升到25%,對電動汽車102.5%。所以,拜登采取的是比特朗普還要極端的貿易戰的打法。
拜登貿易戰打法和特朗普不同點是什么呢?特朗普打貿易戰,第一,開打貿易戰用機關槍掃射,大家都倒下,不管是盟友還是對手,但是拜登是精準打擊,瞄準中國,把中國作為頭號戰略競爭對手,對中國的優勢產能進行精準打擊,選擇的就是我們的新能源汽車、具有優勢的新能源電池等等。
第二,特朗普是去全球化,是退出國際組織,是同樣的壓制盟友。拜登是去全球化,是“去中國化”,聯合盟友結成小團伙,從產業鏈、供應鏈構成上“去中國化”。包括亞太經濟框架,其中有9個國家是RCEP即東盟10+5成員。包括美日荷秘密協議,強制荷蘭對中國的光刻機、日本對中國23種半導體原材料禁止供應,韓國也禁止供應對華核心零部件。世界貿易為什么下降?這幾年處于低迷狀態,最主要原因是有人在打貿易戰,有人在搞產業鏈、供應鏈的脫鉤斷鏈。所以全球貿易環境已經非常惡化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構成以及重組已經非正?;_@是非經濟因素導致的全球貿易下降,世界經濟受到嚴重的沖擊。
拜登和特朗普第三個不同的地方是什么呢?是科技革命的發展,使貿易形態發生的變化急速發展,特別是中國的跨境電商,我們的平臺出海,已經出到了美國,就是近一、二年,蘋果的APP平臺排在前五位的基本是中國的平臺企業。比如說第一位的是拼多多,美國買到從中國去的商品最便宜。第二是TikTok,美國有700萬人在上面做就業和其他形式的創業,第三位是希音,就是時尚女裝,本部在廣州?,F在希音這個平臺和中國四分之一的服裝都建立全產業鏈的關系,根據他們的平臺數據和貿易出口數據,目前服裝出口的30%是希音這個在全世界平臺銷售實現的。
現在的貿易方式,除了一般貿易、加工貿易、小額邊境貿易、采購貿易,未來是不是會形成平臺貿易?平臺貿易在世界很多國家,但是制造的產品貿易品在國內或者在全球,形成一種新的貿易組織方式,貿易的鏈條、貿易的構成,它和全球產業鏈產生的很大的鏈接關系。現在拜登政府也在瞄準中國的平臺企業,下一步我看國會議員也提出,對中國平臺企業要進行安全審查。TikTok已經審查要用165天進行分割,要么把技術賣給美國,要么退出美國市場,但是TikTok表示,寧可退出美國市場,但絕不出賣核心技術。
現在歐盟緊跟美國,對于我們的電動汽車進行制裁,加征關稅平均38.1%,但是提出除非你向我轉讓技術,你把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廠設在歐洲,向我轉讓技術,實行合資。所以我們看到,參與貿易戰的國家增加了,貿易戰的烈度也增加了。
現在最糟糕的是WTO組織停擺了,原來貿易保護有WTO的貿易仲裁機制,有7個WTO大法官專職負責這項工作?,F在WTO大法官一個都沒有了,其中原來有美國五個,但美國一個都不派。所以對美國、歐盟加征高額關稅的做法,就是上訴到WTO組織,它違背了WTO原則,也沒有辦法制裁。最近WTO組織一位負責人講,五年前全球的貿易保護措施605項,2023年多達三千多項,增長了5倍多。所以現在的國際貿易誰仲裁呢?規則在哪兒呢?美國的規則就是規則,美國把國內的這些貿易制裁手段,什么“301條款”“201條款”“207條款”“337條款”“232條款”,都用于貿易制裁,被非法制裁者向誰起訴?WTO?WTO靠誰仲裁?所以,我覺得現在國際貿易處在全球最混亂的時期,處于貿易保護主義最嚴重的時期。
我們中國的企業出口受到的影響不僅如此,可能還在于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構成中,受到了美國為首的“脫鉤斷鏈”和“去風險”的影響。加之成本驅動從2008年中國一些產業就開始向東南亞轉移,產業鏈、供應鏈轉移也帶動了貿易的轉移,貿易流向、貿易流量的轉移。符合產業鏈供應鏈規律內生的這種轉移,疊加國際貿易的外部環境的變化,我們面臨著空前的挑戰。在數字貿易方面,我們在ChatGPT這些領域,就是人類的極致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方面,我們和美國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數字貿易的量已經上來了,但其創造的價值或者附加值還不高。
總體上看,中國在貨物貿易方面,已經連續十幾年是貨物貿易第一大國,服務貿易第二大國,應該在國際貿易上有自己的理論,應該具有引領創造貿易規則的能力?,F在世界貿易發展處于混沌狀態,存在很多共同挑戰和風險,需要中國站出來了!謝謝各位!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