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劃時代的,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是劃時代的,開啟了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新征程,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全新局面。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逐步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布局和頂層設計。在改革開放這個歷史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充分發揮了領導核心作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不斷深化改革,拓展開放,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蓬勃發展。改革開放不僅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也深刻影響了世界。中國的發展成就為世界所矚目,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和啟示。因此,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改革開放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人自己寫就的一部輝煌史詩,他們以實際行動書寫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絢麗篇章。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中國共產黨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而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歷史性會議。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文件起草組組長,全程擘畫、組織調研、精心指導、把脈定向,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全會審議通過了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統部署,明確了新的改革目標和原則,這確實標志著全面深化改革進入了新的境界。
首先,我們要深刻理解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與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之間的密切關系。一方面,改革是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也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一招。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可以破除體制機制弊端,推動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之間的相適應,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的動力和制度保障。因此,全面深化改革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和必要條件。另一方面,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必須緊緊圍繞它來謀劃和展開包括全面深化改革在內的黨和國家一切重大戰略部署。這意味著,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需要不斷深化改革,以解決實際問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和期待。從實踐的角度來看,全面深化改革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顯著成效,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了不竭的動力源泉。例如,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都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其次,準確把握全會提出的“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strong>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這一目標既與之前的改革目標一脈相承,又體現了新時代新征程的新要求,為后續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第三,自覺貫徹全會強調的全面深化改革六條重大原則,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守正創新、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系統觀念等原則。這六條重大原則集中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論述的核心要義。這些原則的提出,不僅是對改革開放經驗的科學總結,也是新時代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遵循。全會強調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這一重大原則,是因為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因此,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全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源于改革的目的是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治國有常,利民為本。因此,改革必須依靠人民、為了人民,并確保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要廣泛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確保改革符合人民群眾的期待和需求。此外,全會還強調以守正創新、制度建設為主線、全面依法治國和系統觀念等原則。這些原則為推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指導和保障,確保改革能夠穩步有序地進行。只要我們注重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形成推動改革的強大合力,確保改革取得實效??傊?,全面貫徹重大原則推進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協同配合,才能不斷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第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對經濟和民生領域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涵蓋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如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達到更高水平、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等等。這些具體舉措的實施,將有助于打破舊有的束縛,推動中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進一步提升國家治理水平和綜合實力。
第五,此次全會的重要性在于它不僅象征著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新的歷史時期,也表明中國決心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具體的政策攻堅克難,推動國家的全面發展和對外開放。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中我們不難感受到,改革開放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一種堅定信仰。在強有力的制度保證下,它將意味著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從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梢灶A期的是,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和政策引導,中國將在經濟、社會和法治建設等方面取得新成就,進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為全面深化改革繪制了新的藍圖,提出了新的目標和原則,并采取了一系列具體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只要全黨以釘釘子精神抓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項任務的落實,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就一定能夠不斷邁出堅實的步伐。這一切都將有助于推動中國改革開放事業不斷向前發展,進入新境界、邁上新臺階。(作者:楊宜勇,中宏觀察家、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二級研究員、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與價格研究所前所長)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