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明確提出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包括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等。這些目標綜合考慮了國內外形勢和各方面因素,既體現了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也展現了政府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例如,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是在全球經濟復蘇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提出的,既考慮了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又兼顧了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需要。同時,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的目標,顯示了政府對就業問題的高度重視,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促進就業市場的穩定和活力,為經濟穩定增長提供堅實基礎。
聚焦重點領域,推動高質量發展。一是做強國內大循環。報告強調要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通過擴大國內需求、提振消費、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等措施,做強國內大循環,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例如,政府將通過優化消費環境、提升消費品質、推動消費升級等方式,進一步釋放國內消費市場的潛力。同時,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新型城鎮化建設,不僅能夠拉動投資,還能為經濟的長期發展提供支撐。二是推動科技創新。報告提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具體措施包括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等,為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例如,加大對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的投入,鼓勵高校和科研機構與企業合作,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同時,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激勵企業和科研人員的創新積極性,推動我國在全球科技競爭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三是促進產業升級。報告指出要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例如,通過政策支持和資金引導,推動傳統產業的智能化改造,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鼓勵新興產業的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競爭力。
關注民生福祉,提升社會治理效能。一是穩定和擴大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要完善就業優先政策,加大各類資金資源統籌支持力度,促進充分就業、提高就業質量。例如,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創業扶持政策等方式,提升勞動者的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同時,加強對重點群體的就業支持,如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確保他們能夠順利就業。二是強化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報告提出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促進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改善醫療服務條件,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例如,加大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投入,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推動分級診療制度的落實。同時,深化醫保制度改革,擴大醫保覆蓋范圍,減輕人民群眾的醫療負擔。三是加強社會保障和服務。報告要求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完善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加強城鄉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建設等,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社會保障和服務。例如,通過完善養老保險制度,確保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同時,加強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推動養老服務多元化發展,滿足不同層次老年人的需求。
深化改革開放,激發市場活力。一是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報告提出要加強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促進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激發市場活力。例如,通過清理和廢除妨礙市場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打破行政性壟斷,推動市場一體化發展。同時,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二是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報告強調要出臺更多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優化營商環境,激發民營企業的創新活力和發展動力。例如,通過簡化行政審批程序、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加強金融支持等方式,為民營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同時,鼓勵民營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創新能力,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報告要求進一步增強財稅體制改革的前瞻性、系統性和科學性,促進積極財政政策發揮更大的效能。例如,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同時,完善稅收制度,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堅持綠色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報告強調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具體措施包括健全綠色消費激勵機制、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強污染防治攻堅戰等,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加優美的生態環境。例如,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機制,鼓勵企業和消費者選擇綠色產品和服務。同時,加大對環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推進節能減排,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強調統籌發展與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報告提出要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完善維護國家安全體制機制,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同時,要加強公共安全治理和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做好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風險排查整治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例如,通過加強網絡安全、生物安全、能源安全等領域的風險防控,確保國家安全。同時,完善應急管理體系,提升應對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等突發事件的能力,保障社會的穩定運行。
總而言之,2025年李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的主要亮點和新意體現在明確發展預期目標、聚焦重點領域推動高質量發展、關注民生福祉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深化改革開放激發市場活力、堅持綠色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強調統籌發展與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等方面。這些亮點和新意將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指導和支撐,推動我國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作者:楊宜勇,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二級研究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場與價格研究所原所長)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