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北京5月28日電 聚焦"共商國是接力奮進 脫貧攻堅全面小康"主題,中宏論壇在線研討活動于2020年5月27日下午舉行。
中國食品報社總編輯劉彤應邀出席論壇,就疫情下如何保糧食安全,以智慧農業為新契機,以品牌農業為重要突破口,促進我國農業的高質量發展等進行了典型案例分析和政策深刻解讀。
以下是發言實錄:
在當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嚴峻復雜、我國發展面臨前所未有挑戰的情況下,保國家糧食安全的責任空前重大。穩面積、保豐收,是扎實做好保糧食安全最基礎的工作,強體制、抗風險,是有力推進保糧食安全最緊迫的工作,補短板、建體系,是精心落實保糧食安全最根本的工作。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著力抓好農業生產。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提高復種指數,提高稻谷最低收購價,增加產糧大縣獎勵,大力防治重大病蟲害。懲處違法違規侵占耕地行為,新建高標準農田8000萬畝。深化農村改革?;謴蜕i生產。壓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李克強總理特別強調,14億中國人的飯碗,我們有能力也務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近年來在農業領域興起了智慧農業、精品農業、精準農業等理念和實踐,以其高質高效、資源集約、環境友好等特點,為農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在這一新領域,有些地區加大投入力度,借鑒發達國家經驗,改進農業生產方式,提高農業生產水平,打造農業精品。同時依托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手段,加快做好智慧化農業建設,創新管理方式,增強國土資源管理、食品安全監管、農業金融服務等能力,全面提升農業發展水平,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
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要以品牌農業為引領。品牌經濟是以品牌為核心整合經濟要素、帶動經濟發展的高級經濟形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轉型升級、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品牌農業的發展。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適應消費升級趨勢,加快品牌農業發展,實現農業由大到強的跨越。
以品牌農業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完善品牌農業政策支持體系、健全品牌發展法治保障;鼓勵龍頭企業利用品牌資源進行擴張和延伸;強化科技對品牌價值提升作用。在此提出三點建議:
一、加強頂層設計與制度安排。編制品牌農業發展規劃,建立農業品牌協調推進機制,完善品牌農業政策支持體系。設立品牌農業發展專項資金,對創建優勢農業品牌的經營主體給予重點傾斜;支持企業依法以馳名商標質押獲得貸款,以商標權等無形資產作價出資設立企業;鼓勵扶持出口農產品在境外商標注冊,加快相關國際認證;健全品牌發展法治保障,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假售假行為,加強信用信息運用和失信懲戒,構建品牌維權發展機制。
二、培育壯大農業品牌經營主體。一是扶持農業企業集團。鼓勵龍頭企業利用品牌資源進行擴張和延伸,建立農產品產業園區和原料基地,提高產業集中度;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以品牌為紐帶進行整合,做大做強;通過設立海外發展基金、境外注冊商標等方式,培育農業出口品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北大荒集團是我國最大的糧食生產企業,安天下的中華大糧倉,目前正在全力打造中國農業領域航母。今年1月17日,經國務院批準同意,財政部批復了北大荒集團總公司公司制改制方案和新公司章程。5月7日,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改制營業執照正式下發。創建了北大荒高質量發展體系。北大荒集團全面推進"1213工程",即以"綠色智慧廚房"為總抓手,用"雙控一服務"模式建設大基地,用"一體兩翼"模式建設大企業,用"三庫一中心"模式建設大產業,加快資源資產整合、產業優化升級,形成三次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成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二是培育新型農業經營組織聯盟。以農業產業化企業為龍頭、以合作社為紐帶、以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為基礎,培育集生產、加工和服務為一體的新型農業經營組織聯盟。通過促進要素集聚、服務集約擴大規模經營,實現專業化、標準化生產,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打造農產品品牌。三是推進農業集群發展。依托各類園區、市場,培育壯大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較優勢、技術含量高的農業生產集群、加工集群、流通集群、科技集群,加快農產品區域品牌和商標的注冊與管理,推進農產品地理標志的建設與保護。
三、加大科技創新與支持力度。一是加大科技投入。增加財政資金投入水平,設立相應的創新專項基金,在綠色農業、有機農業及其產品加工發展的關鍵技術、技術基礎以及公共性技術研究等方面形成持續穩定的投入,并通過專項資金投入引導各類社會投資機構介入農業和農產品加工相關技術研發。二是加強產學研聯合。以技術創新需求為導向,整合科研力量,加快組建品牌農業技術創新聯盟,重點開發具有高技術、高附加值的農產品和精深加工產品,延長品牌農業產業鏈條,促進產業升級,強化科技對品牌價值提升作用,增強農產品品牌的生機和活力。三是健全科技服務體系。加快形成科技成果示范推廣和快速轉化機制,有效增強品牌生成全過程的科技含量;鼓勵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升質量在線監測、在線控制和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追溯能力。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