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北京12月15日電 聚焦“‘一帶一路’攜進與全球治理新邏輯”主題,中宏論壇第十場在線研討于12月15日下午舉辦。遼寧大學東北振興研究中心副主任和軍教授應邀出席論壇并主題發言。
和軍就東北地區發揮優勢補短板,精準對接“一帶一路”發展新機遇,加快高質量發展提出四項建議,包括: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優化區域營商環境;完善自主創新體系;提升開放合作水平等。
以下是和軍發言:
一、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利用"一帶一路"戰略機遇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是東北地區擴大開放、融入全球產業鏈、創新鏈和價值鏈,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引領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重要途徑。要積極參與全球產業鏈中高端分工及轉型升級,利用國際產能合作機會,開展全鏈條、集群式精準招商與合作,引進先進技術,培育符合東北比較優勢的頭部企業和競爭力產業,促進東北優勢產業鏈形成、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例如以中德產業園為核心載體,構建多領域跨區域的產業鏈、創新鏈和價值鏈。在能源合作領域,提升合作層次與水平,積極參與海上油氣平臺、新能源、節能技術等領域的產能合作,與國際企業聯合開發油氣項目和發展油氣下游產業,提升能源安全水平。在農業領域,充分發揮東北農業產業優勢,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完善跨境電商等產業鏈,推動農業產業結構升級。
二、優化區域營商環境
首先,創新開放合作體制機制,利用遼寧、黑龍江自貿試驗區,長春、哈爾濱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及眾多邊境口岸,創新開放合作體制機制,打造開放合作前沿高地。其次,大力推進制度創新,對接高水平國際經貿規則,突破制度障礙,優化外資、外貿企業經營環境,拓寬開放合作領域與渠道。第三,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建設法治、廉潔、創新、服務型政府,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政務環境。第四,放寬市場準入,拓寬外資民資投資領域,重點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第五,聚力降低企業成本,想方設法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區域成本競爭力,吸引國內外資本投資創業。
三、完善自主創新體系
首先,突破科研與創新體制機制瓶頸,使東北科研創新資源及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與競爭力。其次,提升產學研用合作水平,探索多方合作途徑,提高產學研用合作效率與水平。第三,大力引育人才資源,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要素,應研究切實可行的引才方法,千方百計吸引國內外各類人才。第四,聚力關鍵核心技術研發,瞄準國際先進水平,加快重大裝備和卡脖子技術研發,提高東北地區產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四、提升開放合作水平
首先,提升區域交通與信息聯通水平,借助”一帶一路“互聯互通與合作共贏倡議,建設完善國內國際運輸、信息基礎設施,促進資源要素自由流通,打造良好的交通和信息交流條件,進一步提升拓展東北地區"陸上絲路""海上絲路""冰上絲路""空中絲路""數字絲路""文化絲路"的聯通水平。其次,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重點推進中日韓自貿區建設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構建東北亞經濟走廊與"一帶一路"核心區域。第三,將"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形成"一帶一路"東北大平臺。開拓"走出去"境外產業園,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高標準建設"引進來"產業集聚區,打造專業化跨國企業集團,形成完整化高端產業鏈,全面提升區域國際競爭力。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