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積極推行信用積分制度,對積分高的信用主體在多個方面給予優待,加大對不誠信企業、個人、第三方機構和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使守信者暢行天下、失信者寸步難行?!?024年內蒙古全區招商引資暨誠信建設會議上,對誠信建設工程作了重點部署。
樹立誠信標桿,褒揚誠信典型,讓守信者處處受益、失信者處處受限。興安盟正不斷健全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推動各級黨委和政府信守承諾、“新官理舊賬”、不輕諾寡信,統籌推進政務誠信和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司法公信建設,切實把內蒙古人講誠信、守信用的正面形象立起來。
近年來,興安盟先后印發了《興安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興安盟信用紅黑名單發布制度》等九大規劃性文件,形成多層次、多領域、較完善的政策制度體系。
2019年2月,興安盟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正式上線,通過與興安盟政務數據共享平臺、信易貸平臺等平臺的數據對接,形成了“一庫、三網、四系統”的整體架構,成為興安盟“上聯國家、下聯旗縣市、橫聯各盟直部門和金融機構”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樞紐站。截至目前,興安盟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共歸集75088家市場主體、2148個機關事業單位、1916名社會組織和自然人的信用信息。
興安盟草原三河有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水稻種植、加工、銷售、技術指導及服務為一體的綜合農業開發企業,因企業信用等級良好,“雙隨機”抽查頻次從一年12次縮減到一年4次,還獲得了2015噸的盟級稻谷存儲資質。
“2020年以來,興安盟大力實施分級分類信用監管,通過‘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制度,建立 ‘紅黑名單’,將更多監管資源聚焦高風險主體,不斷強化聯合獎懲機制落實。”興安盟發改委副主任劉揚介紹,興安盟納稅信用聯合激勵措施也在不斷完善。例如:連續3年被評為A級納稅人,可優先享受綠色通道辦理涉稅事項;和諧勞動關系單位可優先進行評先評優……
“自從被評為A級納稅人后,我們不僅享受到了很多稅收優惠政策,還可以優先辦理納稅申報、發票領取、資格認定、減免稅等涉稅事項,享受個性化納稅輔導與服務。”科右中旗中田振興商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于英春告訴記者,她的公司已連續3年被評為納稅信用等級A級企業,良好的納稅信用不僅在稅收管理、優惠政策享受、融資授信等領域能享受更多的優先和便利,面對同行競爭時也更具優勢。
誠信者“一路綠燈”,失信者“步步難行”。近日,興安盟一名被執行人李某懾于信用懲戒壓力,主動來到興安盟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局交付了拖欠3年之久的100余萬元案款,至此一起拖欠工程款糾紛案件得以執結。
近年來,興安盟兩級法院充分發揮審判執行職能作用,不斷拓展對被執行人懲戒的范圍和深度,通過與20家單位建立合作機制,形成多部門、多行業、多領域、多手段聯合信用懲戒,使失信被執行人不僅乘坐飛機、高鐵等消費行為受限,申請貸款、參加招投標、擔任企業高管和股東、對外投資等也受到限制。各級法院還通過新媒體平臺以及LED大屏幕、公告欄等載體,向社會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以輿論壓力倒逼失信被執行人履行判決義務等,形成了有力的信用懲戒威懾態勢。
2023年,興安盟兩級法院共受理執行案件30869件,885人被列入失信人員名單,聯合信用懲戒實施以來,結案28389件,結案率達91.97%,主動履行200余人,被執行人的履行率大幅提升,為構建誠信社會守好“最后一道防線”。
“對‘老賴’進行信用懲戒,僅靠法院是遠遠不夠的。”興安盟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胡景文表示,失信聯合懲戒機制的高效發揮還需要政府部門、行業組織、市場主體、信用服務機構和新聞媒體的共同聯動,持續優化聯合信用懲戒機制,加大對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