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改革再出發的關鍵是解放思想,是對改革開放精神的發揚光大,是對新時代條件下改革開放正確方向矢志不移的堅守,是對面向未來改革開放新路徑的銳意探索。在致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豪邁歷史進程中,人的因素始終是最為關鍵的因素。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必須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形成全局工作強大合力。特別強調要深化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以增強微觀主體活力為重點,推動相關改革走深走實。今天,我們特別刊發中宏觀察家、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所所長孫學工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學習體會文章,以饗讀者。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孫學工
孫學工:在關鍵領域打贏改革攻堅戰
中宏網北京1月15日電(記者 王鏡榕)“講改革是動力之源,主要體現在調動了人民的積極性?!敝泻暧^察家、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孫學工,近日在出席中宏院學術研討會時強調,“就經濟學而言,經濟增長動力一方面是要素積累的擴大,另一方面是要素的配置和使用效率提高,而人的積極性提高又是這兩方面的源頭,從這個角度看,改革在推動我們經濟發展和取得輝煌成就上起到了關鍵和決定性作用?!?/p>
改革首先是釋放人的積極性
談到40年偉大成就如何取得,以及改革和偉大成就之間的關系,孫學工從以下幾個層面分析指出,一是改革調動了人的積極性。小平同志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馬克思曾經講過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經濟發展或者生產力的發展如果沒有人的積極性一切都是空談,所以說改革首先是釋放人的積極性,把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孫學工指出,我們幾輪改革確實都起到這樣一個作用,最早無論是80年代初的農村改革,或是城市的承包制探索,盡管原有體制框架沒有大動,但通過真正體現按勞分配的原則,改掉超越階段不切實際的作法,人民的積極性被空前地調動起來了。按勞分配也曾被認為是帶有資本主義法權性質的,所以搞大鍋飯,我們最初的改革都是從真正貫徹按勞分配開始,進行調整,不管是家庭聯產承包制還是城市搞承包都非常成功,所以,對原有生產關系進行調整起的作用非常大。
“后來人的積極性的改革就更加全面,更加深刻,一直到近期的企業家精神,產權制度改革,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市場主體有了更大的自由選擇自由決策權利,也就有了更高的積極性,市場經濟的基礎就建立起來了?!睂O學工指出,很多人都論述計劃經濟不可行,講的最多的理由是信息不完全和缺乏激勵,隨著計算機以及大數據技術的普及應用,信息問題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礙,可能最大的障礙還是激勵機制,因為,計劃經濟也是命令經濟,是難以真正建立起健全的激勵機制。所以,改革從調動人的積極性出發切實推動了我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二是通過擴大市場主體自主權促進了要素積累和配置使用效率的提高。無論是戶籍制度改革還是科技改革,包括對外開放,在微觀上看實際上都是市場主體自主權自由度的擴大,而宏觀上的效果,就是要素的來源和供給增加了,要素的使用效率提高了,要素的配置格局更加合理了,因而要素積累擴大效率提高,經濟增長也是隨之而來。如技術要素,改革之初,我國技術相當落后,甚至有些幾百年前的中世紀技術還在使用,和國外差別很大,改革開放打開了我們的大門,新的技術要素進來了,外資進來了,對提升技術水平,縮小中外兩個技術海平面的差距,發揮了很大作用。
在關鍵領域打贏攻堅戰
談到2019年改革開放再出發,孫學工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做了明確的部署,特別是改革的四梁八柱都已經明確,下一步如何在關鍵領域持續深化改革,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深化要素市場改革。市場化有商品市場,也有要素市場,商品市場已經是很高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中國改革的一大理論創新,既突破了東方的教條,也突破了西方的教條。確實是前無古人的創舉,做到這一步確實很不容易,但是,改革沒有盡頭,改革永遠在路上,一方面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舊的東西還沒有完全改完,另一方面有新情況、新問題不斷產生,因而需要將改革進行到底。在要素領域,土地、金融等領域的改革距離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要求還有差距,一些結構性問題和風險隱患因此產生。因此還需要下大力氣推動要素市場改革,進一步提高關鍵生產要素的市場化配置水平。
二是國企改革新探索。國企改革有了新重點,強調更多從資本,從國資角度著力,這也是一個新的方向,需要更多探索。前期切針對管理不嚴不善問題,國企改革建立了很多約束,亂作為的情況大為減少。但在激勵方面遇到了一些新問題,到了現在這個節點上,普遍感到需要新的激勵機制。所以,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講到調動微觀主體的活力,也包括國有企業及其就業人員的活力如何進一步調動。
三是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涉及到公平正義與長治久安。收入分配不公不均是當前面臨的重大問題與挑戰。但當前推進這項改革,也面臨著新的形勢和障礙,現在整個國際形勢,各國都在爭奪企業,爭奪企業家,爭奪富人,這時候搞再分配就很難,但是不搞的話就兩極分化,需要認真研究,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影響有序推進。
四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歷史上的分稅制改革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理順了中央和地方的財政關系,下一步要著眼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繼續推進。
五是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生態文明是重要領域?,F代化經濟體系得特意把綠色發展體系單獨列出來,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從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兩方面著手健全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
孫學工強調,放眼未來,市場經濟的四梁八柱已經建立,擴大到五位一體改革依然亟待攻堅推進,改革開放依然行在路上。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