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北京9月25日電(記者王鏡榕)在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慰問。
習近平強調,進入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三農”工作重心已歷史性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貫徹黨中央關于“三農”工作的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讓廣大農民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
中宏觀察家 劉彤
日前,中宏觀察家、中國食品報社總編輯劉彤就相關話題接受本網專訪。
新時代趕考路上的重大政治宣示
中宏網記者:總書記“七一”講話高度概括了我們黨的偉大建黨精神,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結合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以及中央決策部署,談談您對進一步貫徹落實好“七一”講話精神的學習體會?
劉彤:習近平總書記“七一”講話深刻闡述偉大的建黨精神,明確提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九個必須”要求,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全面部署。總書記的“七一”講話高瞻遠矚、總攬全局,橫跨古今、思想深邃,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踏上新的趕考之路的重大政治宣示,是指引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的綱領性文獻。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年,也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接力奮進起步年,黨的十九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時間表、路線圖,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這一遠景目標是對黨的十九大有關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的具體化,內容包括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等重要指標。到那時,人民生活將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將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我們要把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七一”講話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最重要的政治任務,準確把握其時代意義、科學內涵、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上來。
只有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才能如期實現2035年既定戰略目標。為此,必須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一是加大傳統產業改造,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提高我國高技術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保持第二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處在與發展階段相適應的水平上;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推進傳統產業的數字化改造,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二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占領產業競爭制高點。不斷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使其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動能;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三是發展現代服務業,構建新支柱產業。不斷提高文化、健康、體育、旅游、養老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使其成長為支撐經濟增長的新支柱產業;深入實施“放管服”改革和服務業對外開放,吸引國內外企業加大對服務業的高質量投資,推進服務業現代化。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