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北京9月10日電(記者 王鏡榕 視頻報道 許同振) 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調整、國內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的大背景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稕Q定》明確提出探索實行國家宏觀資產負債表管理,并將經濟政策與非經濟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輿論認為,這一決策標志著我國宏觀經濟管理邁入了一個新階段,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近日,中宏觀察家、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戴穩勝就相關話題接受本網專訪。
中宏網記者:《決定》提出,探索實行國家宏觀資產負債表管理。強調把經濟政策和非經濟性政策都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您對最新進展和下一步著力點怎么看?
戴穩勝:國家宏觀資產負債表,作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特定時間點上資產與負債總量及結構的綜合統計表,不僅反映了國家經濟總量的規模與結構,還揭示了經濟運行的內在邏輯與潛在風險。它如同一面鏡子,讓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國家經濟的“家底”,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
《決定》明確提出探索實行國家宏觀資產負債表管理,并將經濟政策與非經濟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這一決策標志著我國宏觀經濟管理邁入了一個新階段,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近年來,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國家宏觀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工作取得了顯著進展。數據的實時性、準確性和全面性得到了極大提升,為宏觀經濟分析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更加堅實的數據基礎。然而,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我們仍需進一步深化國家宏觀資產負債表管理,特別是在環境、社會等維度的綜合考量上,要力求全面反映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狀況。
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是對政府各項政策進行系統性、協同性評估的重要機制。它要求我們在制定和執行政策時,不僅要關注經濟政策本身,還要充分考慮非經濟政策(如社會政策、環境政策等)對經濟運行的影響,確保各類政策在目標、方向和力度上保持協調一致,是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同時,這一評估機制還能促進不同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作,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下一步的幾個著力點:一是進一步完善國家宏觀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方法和體系,加強數據質量控制和共享機制建設。同時,要注重將環境、社會等維度納入資產負債表的考量范圍,全面反映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狀況。
加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要建立健全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的指標體系和方法論,加強跨部門間的溝通與協作機制建設,形成政策制定和執行的合力。
提升政策執行與監督能力:要加大對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力度,建立健全問責機制。加強政策執行效果的評估與反饋機制建設,及時調整和完善政策措施。
推動綠色轉型與高質量發展:通過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產業升級、加強社會治理等方式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