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探索信用惠企新模式,包頭市九原區以“信易+”場景建設為載體,通過信用查驗、聯合獎懲、自主承諾等方式與政務場景有效結合,通過優惠政策激勵守信群眾,讓誠信主體享受更多信用紅利,從而營造誠信的社會氛圍。
一、“信用+審批”,跑出事項審批“加速度”
九原區政務服務與數據管理局將信用與政務服務相結合,發揮信用在創新政務服務機制,提高政務服務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持續精簡優化政務服務,開通綠色通道為誠信企業提供更優更便捷服務,截至目前,已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758件。實行“告知承諾+容缺受理”服務。實現以承諾代替現場審核,以誠信惠企利民。截至目前,九原區全面梳理公布《告知承諾事項清單》82項、《容缺受理事項清單》70項,共辦理告知承諾業務260件、容缺受理業務13件。
二、“信用+貸款”,便利融資渠道“強動力”
為擴大信用應用場景,發揮信用信息服務農村經濟主體融資功能,簡化貸款手續,增加對“三農三牧”的“信易貸”投入,讓金融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根據《包頭市九原區信用鄉鎮(蘇木)、信用村(查)、信用戶評定“信易貸”工作的通知》有關要求,區財政局積極對接轄區涉農金融機構和村鎮,切實開展信易貸工作,評定涉農金融機構12家,信用村26個;信用戶1821戶,已建立信用檔案的信用戶1688戶,信用戶獲得無擔保無抵押授信額度共計13135.4 萬元。
三、“信用+監管”,助力誠信建設“提效能”
九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企業信用風險分級分類管理相結合,實現監管資源合理配置,采取“信用分級分類+雙隨機”監管模式,以市場監管總局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為基礎,強化差異化分類結果運用,建立九原區各類信用風險子庫,信用風險低(A類)的企業5333戶,占比79.43%;信用風險一般(B類)的企業936戶,占比13.94%;信用風險較高(C類)的企業233戶,占比3.47%;信用風險高(D類)的企業212戶,占比3.16%。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