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北京10月30日電(記者 韓鵬飛)近期,“一攬子增量政策”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詞。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連續召開五場新聞發布會,邀請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委負責人介紹一攬子增量政策的具體措施,釋放出推動經濟持續向好、結構優化的重要信號。
增量政策:新舉措與新力度
“一攬子增量政策”指的是在現有政策基礎上增加的新政策舉措和力度,旨在解決當前問題,同時為中國經濟中長期高質量發展打下基礎。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在10月8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針對當前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圍繞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擴大國內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幫扶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提振資本市場等五個方面,推出了一攬子增量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一攬子增量政策”是宏觀層面的系統部署,五個方面的“組合拳”有內在邏輯,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是總體要求,擴大國內有效需求是主攻方向,加大助企幫扶力度是創造良好環境,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是破解最大風險,提振資本市場是抓預期的關鍵點。
政策“加減法”:拓展空間與降低成本
增量政策中的“加法”體現在政策舉措和力度的增加,如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提前下達明年建設項目清單、加快推動城市放開放寬落戶條件等。同時,也有“減法”動作,如降準降息、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和統一房貸最低首付比例、消化存量商品房等,旨在降低成本、減少約束。
“一攬子增量政策”是一個系統化的有機整體,涉及貨幣、財政、投資、消費等政策的綜合施策,以改善社會預期。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在10月12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將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債務風險,發行特別國債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提升銀行抵御風險和信貸投放能力,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助企幫扶:政策組合效應顯現
穩經濟的關鍵在于穩企業。10月14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精準扶持不同經營主體發展、減輕企業負擔、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等政策舉措,范圍廣泛且施策精準。這些政策的落地往往需要多個部門協同發力。
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被認為是提振民企信心的重要舉措。草案將“兩個毫不動搖”“培育和弘揚企業家精神”等寫入法律,明確“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為包括民營經濟在內的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營造更加良好的環境。
政策落實:因地制宜挖掘潛力
隨著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落實落細,特別是“一攬子增量政策”效應不斷顯現,發展的活力和動力將進一步釋放,市場信心將進一步增強。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表示,我們有條件、有能力,更有信心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任務。
地方要根據實際情況,對穩經濟政策再細化再落實,因地制宜挖掘政策潛力,把各項政策變成可操作、能落地的硬招實招,發揮好政策集成效應。云南、四川、江蘇等地已積極推出“地方版”增量政策,涉及產業發展、消費信貸財政貼息、消費新場景運營激勵等多條措施。
“一攬子增量政策”的持續發力,將為我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和結構優化提供有力支撐,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