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訊 2025年天津港保稅區以“起步即沖刺”的奮斗姿態,凝心聚力拼經濟、一心一意促發展,整體經濟運行實現平穩較好開局。2025年一季度,保稅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8%,增速在濱海新區位于前列,為全市及新區經濟“開門紅”貢獻了保稅力量。
主要指標增勢良好 經濟發展動能強勁
一季度,保稅區地區生產總值、一般預算收入、固定資產投資三大指標增速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且增速均不低于5%。其中,GDP增速分別高于全國(5.4%)、全市(5.8%)和新區(5.9%)1.4、1.0和0.9個百分點,展現出較強的經濟發展韌性,充分彰顯了國家級開發區的經濟支撐作用。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新質生產力加速成長
產業發展質量顯著提升,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7%,高于全國平均水平7.3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6.1%,占全區工業增加值比重達44.6%,較去年同期提升8.4個百分點。新材料、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增加值分別增長12.2%和8.3%,產業體系含“智”、含“新”量持續提升,產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
項目引育成效顯著 區域發展后勁充足
一季度,保稅區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步伐加快,上海啟源芯動力電池智能制造基地、濱海換電總部等一批優質項目注冊落地。新開工項目14個,完成全年目標的40%,總投資達79億元。新納統企業拉動效應明顯,44家新納統服務業企業上拉營利性服務業收入增長17.8個百分點,429家新納統貿易企業上拉銷售額增長5.1個百分點。
民營經濟活力迸發 市場信心持續增強
民營經濟表現亮眼,民營工業增加值增長22.4%,高于全市16.5個百分點;民營服務業收入增長44.8%,高于全市22.2個百分點,民營企業貢獻了天津港保稅區六成營利性服務業收入。此外,一季度新增納統企業72家,凈增61家,經濟基本盤進一步夯實。
天津港保稅區的發展,離不開政策賦能。2025年開年以來,保稅區堅持新發展理念,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加緊落實中央支持天津高質量發展系列政策,積極發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產業,持續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新舊動能穩步轉換方向篤定,埋頭苦干實干,顯現積極成效。
2025年,天津港保稅區將繼續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全市經濟發展譜寫新的發展篇章。(中宏網特約作者王敏報道 圖文/由主辦方提供)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