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北京11月4日電(記者 王鏡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考察市場監管總局并主持召開發展壯大市場主體工作座談會強調,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為穩增長穩就業提供堅實支撐。
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市場主體總量已突破1.5億戶,其中近10年就新增了1億戶。個體工商戶數量也已突破1億戶。億萬市場主體的磅礴力量推動了我國經濟總量邁上百萬億元大關、國家財力和社會財富穩定增長,承載了7億多人就業的基本盤,僅個體工商戶就帶動了近3億人就業。
中宏觀察家 劉向東
日前,中宏觀察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就相關話題接受本網專訪。
中宏網記者:據統計2013年以來新增市場主體僅在今年前3季度納稅就達3.81萬億元,與去年全年基本持平。您對這個成績的取得怎么看?
劉向東:為應對疫情沖擊,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在“六穩”“六?!眴栴}上精準施策,促進經濟快速恢復和正常經營,特別是在保市場主體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我國新增市場主體并未因疫情而下降,反而表現得更加有韌性。從市場主體總量和新增數量突破1億戶看,我國有效地應對各種挑戰,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和穩定就業基本盤。對此,我們應當看到,這是相當不容易的,特別是在經歷國內外環境復雜變化的情況下,通過堅持改革開放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等長短結合的政策舉措,不僅有效穩住了經濟基本盤,還有效提升了企業生存發展的韌性。
中宏網記者:李克強指出,要針對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困難,研究制定新的階段性、組合式減稅降費政策,普惠直達市場主體,繼續引導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合理讓利,運用失業保險基金支持企業穩崗、職業培訓。您對當前的政策舉措及其落地有何建言?
劉向東:在1.5億戶的市場主體中,中小微企業占大多數??梢哉f,中小微企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命脈所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快速發展,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撐,是培育企業家精神的重要發源地。疫情沖擊下,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受沖擊嚴重,同時面臨現金流緊張、收入大幅下降、供應鏈中斷、原材料漲價等諸多嚴峻挑戰。特別是,中小企業集中的餐飲、旅游、零售、建筑、交通運輸等服務行業受疫情沖擊最為嚴重。從當前形勢看,疫情影響下中小微企業面臨的最突出問題是正常的供需循環遭受破壞,即由疫情嚴重時被迫的供應或經營中斷,到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的需求萎縮,主要是線下消費萎縮、跨境貿易受阻,中小企業面臨市場需求不足的難題。倘若市場不能如期恢復,很多中小微企業不得不關停注銷,提前結束原本平均只有3年的壽命。疫情影響下,消費需求受到的抑制,特別是針對人員集聚的隔離和貨物流通檢測等審查措施,促使供需之間變得不那么順暢,不僅造成上游供應趨緊使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和威脅到中小微企業的正常經營和利潤水平。倘若中小微企業不能正常獲得營收,后續將引發資金鏈斷裂、人員流失、商業糾紛等諸多問題。特別是在當前疫情反復的情況下,剛剛恢復生機的中小微企業仍面臨生產經營困難,對此需要更有力度和更有溫度的政策支持。制定新的階段性、組合式減稅降費政策,確保能普惠直達市場主體,能有效緩解中小微企業因市場恢復不利而帶來的預期收入影響,繼續采取引導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合理讓利的政策措施,將能有效緩解中小微企業正常運營面臨的資金流壓力,更大力度地運用失業保險基金支持企業穩崗、職業培訓,將能有效實現保市場主體和穩定就業的雙重目標。對中小微企業來說,這些政策舉措將是雪中送炭,是及時雨和活下去的希望。
中宏網記者:李克強強調,做好電力、煤炭等保供穩價。采取有力措施提振工業經濟運行。結合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您對此如何解讀,有何建言?
劉向東:近來,煤炭價格高企和供應短缺,引發新一輪煤電矛盾。特別是迎峰度冬供暖季節這一矛盾將會更加凸顯。為此國家已采取有力措施做好電力、煤炭等保供穩價工作,盡可能降低拉閘限電限產等做法對工業經濟造成的沖擊。為提振工業經濟和降低煤電矛盾的負面影響,當務之急是采取有力措施緩解煤炭和電力供應緊張局面,做好東北、華北、西北等供暖地區迎峰度冬保供壓力,優先保障電力供應安全和居民用電,采取有力措施引導煤炭增產增供、穩定煤電生產、抑制需求擴張,限制高耗能項目用能需求,指導各地取消不當干預,疏導電煤市場預期。今后,要綜合考慮煤電仍是我國主體電力的國情,正確認識煤電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客觀看待當前煤電供需形勢變化及其中長期演變趨勢。對煤炭消費,既要控制總量、兜住底線,也要有序減量替代,逐步推進煤炭消費轉型升級;對煤電發展,要統籌處理好能耗雙控、雙碳雙減和降成本等改革政策對生產發展的約束影響,盡量避免行政化地限電限產,更多地運用市場化辦法,做到先立后破、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為此,既要加快夯實能源供應基本盤,確保能源安全,還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培育完整的內需體系,提升能源供給質量和配置水平。特別是進一步推進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改革思路,以更大的勇氣和魄力根治頑疾,盡可能減少政府的不合理干預,統籌推進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全面推進輔助服務市場機制建設,進一步完善電力中長期交易機制,破除跨省跨區電能交易壁壘,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管控好中間電網壟斷環節,維護好兩頭發售電競爭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