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 張鴻
十三屆全國人代會第三次會議在京召開,李克強總理在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全面推進"互聯網+",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疫情下政府發出了發展數字經濟的最強音。最近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指出,通過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對外開放、生態治理、重點領域改革等方面36條措施對西部大開發做了全面的規劃,促進西部地區經濟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實現高質量、高效率、公平、可持續發展。從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到指導意見的發布,為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指出了明確方向。目前,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到了一個由速度向質量轉變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新基建"作為未來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方向,其主要發力于科技端,將助推數字經濟發展,開啟數字西部大開發新格局。
"新基建"為全面推進"互聯網+"筑基石,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以5G、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正在融合發展、廣泛滲透,數字資源已經成為社會重要的生產要素,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黃金"、"石油"。新型基礎實施建設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為充分利用互聯網工具,推動東西部資源共享和數據流通提供了設施保障,為西部地區數字經濟發展創造了優勢。
"新基建"構筑新結構性力量,助力西部數字經濟發展。在工業經濟時代,生產要素主要的"路"上流動,包括鐵路、公路、航路、水路等;而在數字經濟時代,生產要素主要將在"網"上流動,包括互聯網、物聯網。較東南沿海城市,西部地區數字化設施建設明顯不足,5G基站建設、大數據中心數量、城市智慧化程度皆落后,西部地區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需大力提升。"新基建"的建設重點為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科技型基礎設施,是以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導向,運用數字化、智能化為支撐,對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穿傳統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從而構筑西部地區數字時代的新結構性力量,是數字時代的信息高速公路,推動了西部數字經濟的發展。
"新基建"助力數字經濟發展,開啟數字西部大開發新格局。整體上看近年來我國西部地區的數字化通信水平有所提升,數字經濟發展緩慢開啟,但對于包括物流、通信等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還需完善?;ㄍ顿Y不僅可以拉動當地投資,帶動需求增長,為當地經濟帶來新的增長點,還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模式發生數字化轉型升級。《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提出,推動形成現代化產業體系,積極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智能+"產業,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推動"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旅游"等新業態發展,推進網絡提速降費,加快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新基建"則是西部發展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設施根本,為西部大開發新格局提供了基礎保障,建立起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擴大網絡覆蓋范圍,提升網絡供給能力,打造高水平數字經濟產業鏈,加快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步伐,開啟數字西部大開發新格局。
【本文作者:張鴻 西部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