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仍不穩定,我國對外開放面臨較為不利的外部環境。但我國的開放步伐不會停止,不僅沿海地區持續擴大對外開放,而且內陸地區也在不斷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對于內陸開放,我國西南部地區推進南向開放成為熱點和亮點。作為南向開放的樞紐城市,宜賓市近期對外開放工作力度持續加大。
宜賓已獲批四川自貿區宜賓協同區,與長江經濟帶三大港口開展平臺合作,開行"川-桂-港(馬)"(成都-宜賓-北部灣)南向通道集裝箱海鐵聯運班列。同時,宜賓已設立宜賓水運口岸,獲批宜賓港進境糧食指定口岸和國家臨時開放口岸,目前正在加快申建正式口岸。宜賓還正在積極申建綜合保稅區,重點發展保稅物流、保稅加工制造、國際貿易和商品展示四大功能。
宜賓積極謀劃和推動南向開放等開放事項,帶動了對外貿易的迅速發展,外向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截至2017年底,宜賓市共獲批外貿企業504戶,有進出口實績企業76戶,其中生產加工型企業34戶;2017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57.6億元,居四川省第6位,共有9大類266種商品出口到了6大洲84個國家(地區),從6大洲39個國家(地區)進口了7大類118種商品,與"一帶一路"沿線的43個國家(地區)的雙邊貿易額達20.47億元,占宜賓市外貿進出口總額的35.5%。
宜賓作為我國西部內陸城市,在區位交通、產業基礎、開放平臺等方面具有優勢,能夠較好融入"一帶一路"經濟走廊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等國家開放戰略,并發揮重要作用。
宜賓在地理區位、綜合交通方面具有突出優勢。宜賓東沿長江可通江達海,融入長江經濟帶;南經貴州、廣西可至東南亞,連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西行云南可至南亞,未來可以依托宜賓至西昌鐵路、中緬鐵路連接緬甸皎漂港,進入印度洋;北聯中歐班列(蓉歐)可抵歐洲,接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中俄蒙經濟走廊,具有十分明顯的區位優勢。宜賓具備構建鐵水公空綜合交通樞紐的優勢。從鐵路看,宜賓有"四高、七普"鐵路交匯,四川最便捷的南向通道鐵路集裝箱海鐵聯運班列已于2018年全線貫通并實現雙向開行。從公路看,目前有"一繞九射"高速公路網。在南向通道的建設方面,目前已具備三條南向進出川公路通道。從水運看,宜賓港是四川最大的內河綜合樞紐港。從航空看,4C級新機場預計2020年實現通航城市超30個,旅客年吞吐量超120萬人次。
宜賓對外開放的經濟基礎也相當不錯,市經濟總量和經濟運行質量連年位居四川省前列,一直保持較強的發展勢頭,是川南地區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以白酒、紡織、化工、能源為支撐的城市傳統產業體系發展不斷成熟;在臨港經開區規劃的168平方公里新區中,入駐了很多新興產業,重點發展智能制造、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新材料和以港航物流為主的現代服務業,并按照"產學研港城"五位一體融合發展的戰略部署實施產業集群發展規劃。
宜賓市南向開放對促進宜賓市及川渝經濟發展、推進我國西部地區開發開放、對接我國對外開放戰略布局均有重大意義。宜賓市南向開放將使之成為四川開發開放新高地,能夠有效引進新技術、培育新業態,促進宜賓經濟轉方式調結構;能夠倒逼全市深層次、系統性改革,實現改革、開放和創新三大動力支撐協調推進。推進宜賓的開發開放具有中國西部、內陸地區開發開放的樣本意義,可以探索地級市如何更好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促進西部地區資源要素和發達地區內流外轉,推動國家開發開放向西部內陸地區縱深推進,探索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
(本文作者:羅來軍,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崔雨陽,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