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了四月宏觀經濟數據后,由于4月份CPI同比增速創26個月新低,而CPI是衡量通貨膨脹的主要指標之一,引起了人們廣泛討論。此前3月份CPI的走低就已經引發了中國經濟是否通縮的討論,我們的回答是沒有,4月份就該疑問我們依然認為,當前中國經濟沒有出現通縮,后續依然大概率不會出現通縮。
一、核心CPI保持基本穩定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介紹2023年4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時就CPI的表述我們非常支持,“總的來看,價格漲幅低位運行是階段性的,隨著擴大內需政策顯效、經濟活躍度提升,就業逐步改善,居民收入增加,居民消費信心增強,消費場景恢復拓展,將帶動CPI漲幅回到合理水平。”實際上4月CPI增幅較低事出有因,干擾因素不可持續,如去年四月食品、能源價格上漲因此比基數較高等原因。而PPI的下降則會隨著中國經濟逐步復蘇有望回升。付凌暉同時認為,“從下階段情況來看,CPI同比漲幅階段性低位運行還會持續?!边@是因為我國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后,需求的恢復相對于供給改善仍顯不足,國際輸入性影響可能持續以及翹尾因素減弱。但這些情況并不能支持中國經濟進入通縮的結論。
二、中國經濟將迎來強勁復蘇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5%,較去年四季度加快1.6個百分點,好于市場預期的4%左右的增長率,其中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6.6%,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9.5%。一季度消費和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的大幅上升。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高級研究員何青指出“綜合考慮內外部經濟環境,以及去年同期基數影響,預計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在7.8%左右?!奔偃障M是觀察經濟發展活力的重要窗口,五一假期實現的國內旅游收入已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中國消費市場勢頭強勁,并且隨著中國經濟全面恢復常態化,服務需求也將穩步擴大,將為中國經濟持續復蘇提供強大動能。
三,復蘇預期得到金融財稅數據支持,CPI大概率將于6月底迎來拐點
除上述宏觀總量數據外,復蘇預期在儲蓄、工商等部門的數據中都得到支持。據中國央行數據顯示,4月份人民幣存款減少4609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1.2萬億元,儲蓄的大幅減少引發了市場的廣泛熱議。雖然有媒體認為存款是大搬家去了理財,但信心恢復、投資實業,也可能是存款減少的一個原因。
國家稅務總局5月11日公布數據顯示,2023年4月,到稅務部門新辦理稅種認定、發票領用、申報納稅等涉稅事項的經營主體(以下簡稱“新辦涉稅經營主體”)148萬戶,同比增長28.8%。20個行業門類中,17個行業新辦涉稅經營主體數量同比正增長。上述儲蓄大搬家的去向,除了消費、還貸、投資金融市場等因素外,4月份多增加的這148萬戶新開的店新開的公司,完全可能是存款減少的重要原因之一——開店開公司,總是需要取錢預付房租、裝修、購置設備的,這部分開支絕對不小,特別是,這部分開支跟旅游消費不同,它們是會形成后期經濟增長基礎的。
綜上我們認為,二季度經濟增速一定會超過5%,下半年經濟會更好。如果疫情控制較好,哪怕海外暴發經濟金融危機,中國全年實現5.5%的目標,問題不大。國際上相關機構也支持這個結論。根據聯合國5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局勢與展望2023年》報告,中國2023年經濟增長預測從1月的4.8%上調到5.3%。我們預估,隨著居民消費恢復與投資信心的增強,未來幾個月,會看到產出和經濟恢復的加速,6月底7月份CPI會形成拐點。(作者:戴穩勝系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