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等八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金融支持長江經濟帶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標志著我國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決策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這一重要文件的發布,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體行動,是響應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總體要求的重要舉措,也是對金融在推動綠色低碳轉型中重要作用的深刻認識。長江經濟帶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其綠色低碳發展對于全國經濟轉型升級、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而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其支持力度和方式直接影響綠色低碳轉型的成效。因此,《指導意見》的出臺,為長江經濟帶乃至全國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指導意見》從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推動綠色金融與科技金融、數字金融協同發展,推動綠色金融與普惠金融、養老金融協同發展,扎實做好金融風險評估和防控工作等四方面提出16項重點任務,對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多措并舉推進綠色金融的發展
《指導意見》在綠色金融方面提出了多項具體措施,旨在通過金融手段支持長江經濟帶的綠色低碳發展。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通過用足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發展、低碳轉型等領域的支持力度,鼓勵社會資金更多投向綠色低碳轉型領域。這一政策可有效降低金融機構和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的融資成本,為長江經濟帶的綠色低碳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支持綠色債券的發行:引導金融機構和企業根據國內國際標準發行綠色債券,便利國際市場資金投入我國低碳轉型。這一政策不僅可以拓寬綠色低碳項目的融資渠道,還可以吸引國際投資者的關注,提升我國綠色低碳項目的國際影響力。
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作用:支持符合條件的長江經濟帶綠色低碳企業通過發行上市、再融資、并購重組等方式融資發展,鼓勵公募基金管理人積極布局相關主題公募基金。這些措施可為企業提供多元化的融資渠道,促進綠色低碳企業的快速成長和壯大。
科技金融與數字金融的融合
《指導意見》強調了科技金融與數字金融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科技賦能綠色低碳發展:加強數字技術運用,優化推廣智能化、差異化、場景化綠色金融服務。通過大數據、云計算、邊緣計算等技術的精準捕捉、整合、分析碳數據,盤活綠色資產,降低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成本。這一措施不僅可以提高金融服務的效率,還能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加速綠色低碳轉型的進程。
科技金融與綠色金融的協同發展:支持沿江省市開展科技金融改革試驗,推動綠色金融與科技金融的協同發展。通過科技手段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提升金融服務的精準度和覆蓋面,為長江經濟帶的綠色低碳轉型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撐。
普惠金融與養老金融的協同
《指導意見》還提出了普惠金融與養老金融在支持長江經濟帶綠色低碳轉型中的作用。
精準支持“三農”、小微企業綠色低碳發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農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的支持力度,開發兼具綠色與普惠特性的金融產品。這一措施不僅能促進農業農村的綠色低碳發展,還可以提高小微企業的融資可得性和經營可持續性。
支持養老金融服務:引導金融機構加大適老化改造力度,為低收入群體、老年人做好金融服務。同時,鼓勵金融機構投資養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養老需求。這一舉措不僅可以提升金融服務的社會效益,還能促進養老產業的綠色低碳發展。
抓好金融風險評估和防控,促進政策協同
《指導意見》在金融風險評估和防控方面提出了多項措施,確保金融安全。
提升綠色金融統計監測和評估能力:完善綠色金融統計體系,建立智能化、規范化的綠色金融評價機制。通過量化節能減排效果,提高金融支持的精準度和有效性。
加強綠色低碳轉型領域風險防范化解:鼓勵金融機構針對長江經濟帶環境風險開展壓力測試,提升氣候和環境風險識別、監測和防控水平。這一措施有助于及時發現和化解潛在風險,確保金融支持的穩健性。
促進各方面政策形成組合效應。《指導意見》的出臺,不僅是對長江經濟帶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金融支持,更是對新質生產力、金融強國等國家政策的積極響應和推動支持。
促進新質生產力的形成:通過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快新質生產力的形成。這有助于提升長江經濟帶的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推動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
推動金融強國建設:通過完善金融支持體系、提升金融服務質量,推動金融業的國際化、市場化發展。這有助于提升我國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為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金融支撐。
總之,《關于進一步做好金融支持長江經濟帶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的出臺,為長江經濟帶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支撐。通過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推動科技金融與數字金融協同發展、支持普惠金融與養老金融服務以及加強風險評估與防控等措施,該指導意見不僅可以促進長江經濟帶的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雙重目標的實現,還可為全國乃至全球的綠色低碳發展提供可借鑒的經驗和模式。展望未來,隨著《指導意見》各項政策措施的不斷落地和實施,長江經濟帶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將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為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作者:戴穩勝,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