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國家外匯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印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以深化金融制度型開放,加大金融支持“走出去”企業和“一帶一路”建設力度為目標,從提高跨境結算效率、優化匯率避險服務、強化融資服務、加強保險保障、完善綜合金融服務等五方面提出18條重點舉措,對上海加快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具有重要意義。
一、提高跨境結算效率,便利企業全球資金管理
在提高跨境結算效率方面,《方案》通過優化外匯管理、完善資金池、拓展自貿賬戶功能等舉措,致力于破解企業跨境資金流轉的痛點,構建高效便捷的全球資金管理網絡。
《方案》支持外匯業務管理創新與試點擴容,允許銀行按合規風險等級對企業分類管理,實現“優質企業便利化、高風險企業嚴格化”的差異化服務,既降低合規成本,又提升銀行展業自主性。試點銀行范圍擴大及盡職免責機制的建立,消除了銀行“不敢為”顧慮,推動跨境結算從“嚴進嚴出”向“精準監管”轉型。
《方案》優化了企業集團資金池政策,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與自貿試驗區全功能資金池的升級,允許企業集團通過主辦企業集中管理全球資金,解決跨境資金“分割管理、效率低下”問題,有利于降低資金歸集成本。浦東新區財資中心扶持政策將吸引跨國公司亞太總部集聚,助力上海成為亞太地區資金管理樞紐,強化總部經濟能級。
《方案》拓展了自由貿易賬戶功能,自貿賬戶“一線無延遲收付、二線展業原則結算”的創新,有利于壓縮結算時間,利好跨境電商等新業態。非居民外幣存款市場化定價與跨境電商專屬服務,有助于推動上海成為離岸金融創新高地,助力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支付貨幣”角色深化。
《方案》要求提升數字化服務水平和升級CIPS系統,數字身份認證和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有利于解決跨境交易“信息不對稱”難題,縮短單證審核時間,提升“走出去”企業融資效率。CIPS網絡覆蓋擴大與功能強化有助于服務“一帶一路”跨境貿易,提升覆蓋國家和地區的廣度,提高人民幣跨境結算量占比。
二、優化匯率避險服務,提高外匯風險管理與應對能力
在優化匯率避險服務方面,針對企業匯率風險管控需求,《方案》通過產品創新、人民幣推廣等舉措,構建“工具豐富、成本低廉、覆蓋全面”的匯率風險管理體系。
《方案》強調多元化避險產品開發,外匯交易中心“銀企平臺”擴容與期權產品創新,為企業提供“量身定制”的避險工具,尤其滿足中小微企業“首辦戶”需求。匯率避險專項擔保產品由財政補貼擔保費,有助于解決“避險工具貴、使用率低”問題。
《方案》致力于深化人民幣跨境使用,推動“本幣優先”結算,建立國有企業人民幣使用評價機制,從“政策引導”到“考核驅動”雙管齊下?!敖z路電商”“高端航運”等領域專項方案,針對性解決跨境服務貿易、大宗商品結算中的美元依賴問題,助力人民幣在“一帶一路”貿易中從“計價貨幣”向“儲備貨幣”進階,降低企業匯兌損失。
三、強化融資服務,助力企業全球投融資
在強化融資服務,破解跨境投融資“雙向瓶頸”方面,針對企業“走出去”融資難、成本高問題,《方案》通過銀團貸款、跨境融資、供應鏈金融等工具,構建“境內外聯動、本外幣協同”的融資生態。
《方案》支持開展銀團貸款份額跨境轉讓試點和在上海試點再貼現支持人民幣跨境貿易融資。銀團貸款份額跨境轉讓試點有利于解決“走出去”項目大額融資需求。外債登記簡化與擔保流程優化有助于縮短融資周期。再貼現窗口支持跨境貿易融資,有助于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直接惠及長三角及“一帶一路”沿線貿易企業,提升人民幣貿易融資規模。
《方案》致力于拓展雙向融資渠道,自貿試驗區非居民并購貸款將為中企海外并購提供資金支持?!巴獗荣J”“內保外貸”等工具便利跨國公司資金跨境調配,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參與此類業務,可降低內部融資成本?!坝裉m債”增值服務完善,吸引境外投資者配置人民幣債券,助力上海成為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中心。
《方案》支持區塊鏈供應鏈金融與融資租賃創新。區塊鏈技術實現訂單、物流信息上鏈存證,將縮短供應鏈融資審核時間,解決中小企業“融資慢、抵押難”問題。融資租賃公司外債額度共享與外幣租金流轉便利化,支持高端裝備,如國產飛機、新能源汽車“出海”,推動“中國制造”與“中國金融”協同輸出。
四、加強保險保障,提升風險管理水平
在加強保險保障方面,針對跨境貿易投資中的政治、匯率、運輸等風險,《方案》通過出口信用保險、再保險創新,打造“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理賠”的立體化保障網絡。
《方案》強調重點領域出口保險的強化,商用飛機、成套設備等“高價值、長周期”出口項目保險共同體的成立,有助于解決特殊風險承保能力不足問題,提升承保覆蓋率。生物醫藥海外臨床試驗責任保險、跨境人員意外險等創新產品,精準覆蓋“走出去”企業員工與項目風險,有助于提高跨境承保人次,降低企業海外運營風險敞口。
《方案》致力于出口信用保險與再保險升級,“信保+擔保+銀行”模式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免抵押”融資,依托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實現全線上操作,融資效率大大提升。臨港新片區再保險機構集聚與跨境再保險線上交易,吸引國際資本參與“一帶一路”風險分攤,將提升再保險市場規模,增強上海在全球風險定價中的話語權。再保險增值稅發票電子化流轉,有助于解決跨境稅務合規痛點,優化國際保險機構在滬運營環境。
五、完善綜合金融服務,提升全球配置能力
在完善綜合金融服務,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軟實力”方面,《方案》聚焦金融市場平臺、資產管理、服務網絡建設,著力打造“功能完備、輻射全球”的金融生態系統。
《方案》著力于提升上海作為國際金融平臺的能級。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籌建與黃金交易所跨境合作,將吸引境外投資者配置中國金融資產,推動人民幣基準價格成為國際市場定價基準。境外交收庫設置實現黃金等大宗商品“境內交易、全球交割”,助力上海成為亞太地區大宗商品定價中心。
《方案》強調提升全球資產管理便利化水平。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試點放寬,允許QDLP企業投資境內外現金管理產品,有助于提升資金使用效率,解決“資金閑置期長”問題。募資來源拓展至本外幣,有助于QFLP同步擴容,推動上海成為亞太地區跨境資管樞紐,提升跨境資本管理規模。
《方案》支持綜合服務平臺迭代?!耙粠б宦贰狈站W絡升級,“絲路e啟行”小程序與離岸貿易平臺數據共享,實現銀企對接“線上引流+線下落地”閉環,有助于增加跨境投融資對接項目。離岸通、跨境通平臺數據跨境交換,有助于解決國際貿易“單證煩瑣、流轉緩慢”問題,提升上海貿易樞紐競爭力。
總體上,《方案》圍繞“便利化、市場化、國際化”主線,形成了“結算-融資-避險-保障-配置”的全鏈條服務閉環。對企業而言,有助于直接降低跨境交易成本,提升風險抵御能力,助力“走出去”企業從“價格競爭”轉向“綜合服務競爭”。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而言,通過制度型開放突破,有助于補齊離岸金融、跨境資管等短板,推動從“國內金融中心”向“全球資源配置樞紐”升級。對于國家而言,有助于為人民幣國際化、“一帶一路”建設提供“金融基礎設施+政策創新”雙支撐,探索構建與高水平對外開放相匹配的現代金融體系。(作者:何青,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胡通,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本文系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研究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成果[24XNN005]的階段性成果。)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