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北京12月19日電 (記者 王鏡榕 視頻報道 張緯宇)12月19日,聚焦“乘風破浪 行穩致遠——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看2025年中國經濟著力點”主題,中宏論壇第五十六場研討會圓滿召開。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應邀出席研討會并作了主題發言。
以下是徐洪才的發言:
今天與各位網友分享兩個方面的觀點,一是中國經濟面臨的外部和內部挑戰,增加了加快推動標志性改革落地見效的必要性。二是明年重點推進八個方面的改革。
首先是必要性。中國產能是為全球市場準備的,所以,外部環境的變化對我們有很大影響。美國可能取消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伙伴關系地位,就是最惠國待遇。中國對美國出口將會受到重大影響。華爾街高盛公司估計,如果美國對中國商品征收60%關稅到位的話,可能會拉低中國經濟增速一個百分點。新的一年,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一些標準性改革要落地見效,要干幾件漂亮的事情。大家對改革都很期待。從中國經濟內部的角度來看,首先明年要啟動經濟增長5%保衛戰,要“保五”。為了實現2035年中期奮斗目標,在2030年以前,保證經濟增速在5%左右是必要的。
第二是宏觀政策擴張都在加杠桿,但是空間收窄。怎么理解呢?首先這個財政赤字,我們新的一年赤字率可能達到4%左右,這個財政赤字的空間也不是無限的,我們政府的債務壓力也是很大的。據不完全統計,中央政府債務大概30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包括一般債和專項債加在一起40萬億元,兩個加在一起就70萬億元了,還有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各類國有投資公司負債大概90多萬億元。三項債務加在一起,就是160萬億元。每年新增GDP只有5%,而利息支出大約5萬億元,與新增GDP比較接近。這就意味著,用于化債的長期國債發行也要把控好節奏和力度。從貨幣政策角度來看,降準降息的空間也是有限的。我估計,新的一年頂多降準一個百分點,降息則更難。
今天凌晨,美聯儲又降息了,但是明年美聯儲降息次數可能要明顯減少,節奏也會放緩,力度減弱,因為近期美國通脹有所抬頭,美國加征關稅會推動通脹。所以,中國人民銀行降息空間有限。我覺得我們也要守住底線,即存款利息不低于1%。不能像有專家提出的搞零利率,這是不現實的。貸款利率不低于2.2%,必須保持1.2個百分點的存貸款息差。也就是說,LPR還有下調空間,但要把控好節奏和力度。最大問題是要控制匯率風險,不能因降息過猛導致人民幣匯率不穩定。現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超過7.3,新的一年,要把貶值幅度控制在3%左右。不能靠貶值來對沖美國加征關稅的風險,這對我們金融體系穩定有負面影響。
另外,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范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傊@些外部和內部壓力,都增加了加快改革的緊迫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針對這種情況,新的一年,要把更加有力度的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用好落地,不斷創新政策工具,同時也要向改革要效益挖潛力。
明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要為“十五五”開局做好鋪墊。工作千頭萬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了300多項改革,我覺得重點要聚焦八個方面,最緊迫的第一項就是財稅體制改革。必須創造新的稅收合法來源,亂罰款不是解決問題的長久之道。
第二是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普遍提高城鄉居民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水準。要增加對城市低收入群體的補貼,特別要增加60歲以上農民的退休金。錢從哪里來?其實早有很好的思路,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將國有資產無償劃撥充實社?;鹳~戶。提高了低收入群體的社會保障水平,就可以促進消費。
第三,進一步落地競爭中性政策。與之相關的是,加快出臺民營企業促進法,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自然壟斷領域改革。放開市場準入,促進公平競爭,國有、民營、外資一視同仁。推動全國統一大市場形成,讓各類生產要素自由流動,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第四,推進政府體制改革。中國在這方面應該有自己的安排,也要借鑒國際經驗。未來要精簡機構,裁減人員,刀刃向內,但是難度很大。咱們為什么財政赤字這么大,很大部分是要解決吃飯問題。
第五,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改革。二元經濟結構,是挑戰也是機遇。未來城鎮化進入后半場,還存在阻礙城鄉生產要素雙向流動的體制機制,如土地制度、戶籍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須采取實質性行動,比如土地集約化、規?;洜I,促進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挖掘下沉市場消費潛力。
第六,推進科技創新體制改革,優先發展新質生產力。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成果不小,但差距也非常明顯,在脫鉤斷鏈的國際背景下,一定要自強不息,特別要通過深化科研機構改革、發揮政府創新平臺作用,促進成果轉化應用,進一步創新人才管理體制。
第七,金融體制也要與時俱進,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還有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要加強風險防范,關注小金融機構的潛在風險,還有外部沖擊風險,以及地方債務風險。我覺得最應該引起重視的就是,借著“十五五”規劃編制的契機,制定人民幣國際化發展戰略,提出目標、路線圖和時間表。建議考慮“兩步走”的方案,到2035年,把人民幣國際化水平提升到和人民幣在IMF特別提款權SDR籃子貨幣中的比例大體相當的水平。人民幣國際化指數是人民銀行公布的,體現在三個方面,即人民幣在國際貿易結算中充當計價貨幣,全球金融市場上的交易工具,還有就是充當儲備貨幣,把這三個占比加在一起除以三。要通過政策手段,推動這個國際化指數每年穩步提升,第一步是到2035年達到與SDR當中人民幣占比相當的水平。第二步是到2049年前后,讓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發揮與中國經濟體量大體相一致的水平,那時中國GDP可能占全球GDP的25%。人民幣的作用也要提升到25%左右。這也是展現大國責任和實現金融強國目標的具體體現。
最后,就是擴大開放,推動高水平開放。對標CPTPP標準,推廣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擴大服務業開放,包括企業治理結構,逐一對標國際高標準的經貿規則,看看有哪些差距,要補齊短板,總之,在新的一年,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同時,落實好逆周期調節的各項宏觀經濟政策,把短期政策和長期政策統籌好,發揮政策協同配合的最大作用。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