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北京4月17日電 (記者 王鏡榕 視頻報道 張緯宇)聚焦“特朗普政府‘對等關稅’應對之策——中美競合之道與再全球化大趨勢”主題,中宏論壇第六十場在線研討會于17日下午圓滿召開。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應邀出席論壇并作了主題發言。
以下是徐洪才發言:
中美貿易戰不僅關乎中美兩個國家,它已經攪亂了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產生了顛覆性影響。未來走勢充滿著諸多不確定性。因此,在這一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我們如何規避風險,如何將損失降到最低,創造一些確定性的機會,這是當下最迫切的一個現實話題。圍繞這個題目,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談幾點個人看法。
一、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與確定性分析
特朗普單方面挑起全球貿易戰,是一個歷史性事件,它表明國際政治經濟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我們不能再用舊的思維來理解當下現實。特朗普此舉背后的底層邏輯是什么?雖然見仁見智,但我認為,其目標直指美國長期以來面臨的三大難題:國際收支嚴重失衡、財政赤字債臺高筑、產業空心化。特朗普試圖通過非對稱性加征關稅,倒逼貿易伙伴與美國實現貿易上的相對平衡。通過征收關稅彌補財政虧空,并倒逼制造業回流美國,實現“一石三鳥”“一箭三雕”。但是,這種做法簡單粗暴,且成效存疑。
特朗普對全球各國加征關稅,包括一些盟友和對美貿易逆差國家,如澳大利亞,這進一步暴露了美國霸凌主義本質。全球局勢因此大亂,未來幾年世界經濟增長動力將減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經調低了今年的世界經濟增長速度預測,從原先的3.2%降至2.8%;WTO也調低了全球貿易增長預測,可能出現負增長收縮1%;跨境資本流動FDI也是負增長。世界經濟本就低迷、動力不足,貿易戰更是雪上加霜,對供應鏈的破壞以及對未來國際體系的破壞都是確定無疑的。
中美貿易戰已經開打,短期內想讓特朗普徹底撤回所有不合理的加征關稅很難?,F在缺乏對話和談判的氛圍,特朗普采取極限施壓的野蠻做法是我們不能接受的。在這個過程中,各國表現參差不齊,一些對美國依賴性較強的小國采取了妥協性應對,但特朗普對此并不滿意。整個國際體系有可能被特朗普各個擊破,而中國則旗幟鮮明地保護自身的合理利益,理性應對。
中美貿易戰的破壞性是確定的,我們不能低估,尤其是沿海城市如廣東、浙江等外向型經濟對美國出口市場依賴性較大的省份,相關民營企業、出口企業壓力巨大,很多已經停工停產。下一步也可能面臨大面積失業的問題,這對我國宏觀經濟將產生重大沖擊,這種沖擊預計在二季度、三季度以后顯現。盡管一季度宏觀數據超預期,增長5.4%,但我們應清醒地估計到這種沖擊的確定性。
此外,中美貿易脫鉤的風險是存在的。我們一年出口到美國5000多億美元,如果一下子歸零或大幅減少,能否完全靠出口轉內銷來消化?這是存疑的。從其他地方另謀出路也很難。特朗普還試圖倒逼與我國產業鏈深度融合的國家如越南、印尼、馬來西亞、墨西哥等選邊站隊,這進一步增加了我們的風險。對此應有思想準備,最大風險則是美國聯合中小國家共同對付我們。
然而,特朗普也面臨著巨大壓力,時間對他不利,他想速戰速決很難,于是他緩期90天普遍加征關稅,從全面出擊轉向重點突破,矛頭指向中國。當前,美國股市、債市、匯市出現“三殺”狀態,特朗普面臨華爾街高科技公司市值縮水、資本外逃、美元信用崩潰等挑戰。6月份也將有超過6萬億美元的美債到期。聯邦政府債券需要借新還舊,市場利率上升,需要美聯儲降息配合;加之共和黨內出現意見分歧,今年財政預算在參眾兩院受阻;紐約州、加州州政府已對特朗普團隊非法加征關稅提起了法律訴訟,全國上下反對之聲此起彼伏。
二、靈活機智、趨利避害,開展外交和國際合作
特朗普火急火燎,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但也不能有幻想,因為特朗普此次是要徹底解決中美之間長期存在的結構性失衡,解決其貿易逆差、財政赤字、制造業空心化等歷史性問題。面對這種不確定性事件,我們要挖掘、發現確定性的機遇和機會,同時看到不確定性和確定性之間的動態轉換和變化,通過我們的努力減少不確定性,強化、增加、創造新的確定性。
從中國角度來看,我們要勇于面對,不要退縮,“投降主義”沒有出路。要勇于斗爭,旗幟鮮明地跟美國探討解決貿易戰的問題?;谶@樣的基調,我們在策略上也要靈活機智、趨利避害。
(一)多邊層面
在聯合國安理會上對美國不合理的加征關稅予以譴責,最好能動員聯合國各國形成一個決議。
在G20層面上,凝聚共識,最好能形成共同聲明,譴責特朗普破壞多邊國際合作體制的行為。
(二)雙邊層面
經略周邊,鞏固外貿基本盤。如深化與RCEP、東盟十國、中日韓之間的合作;深化與美國傳統盟友之間的經貿合作,特別是重啟中歐全面投資協定(中歐CAI),與德國、法國、英國等核心國家展開多層次對話;加強與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韓國等國合作;鞏固“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基本盤。
加快對外開放進程,建議以雙邊的零關稅來應對特朗普不合理的加征關稅。盡可能把中間地帶的朋友拉到我們身邊。
三、多措并舉,確保國內經濟基本穩定
我國經濟的基本面一季度表現非常好,反映出去年年底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的積極作用。未來受到外部沖擊,經濟可能會出現短期波動,我們應積極應對。
(一)定點幫扶重點企業
出口轉內銷:平臺公司要積極工作;政府層面給予政策性補貼。
拓展海外市場:瞄準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找到新的市場;企業調整結構、轉產,平穩過渡。
定點幫扶、穩定就業:政府拿出真金白銀,盡快出臺新的紓困政策。
(二)推動內部改革,重新布局
考慮到經濟的固有結構性問題和矛盾,提高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提高消費在經濟中的貢獻率。制定中長期目標:每年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比例一個百分點,到本世紀中葉達到國際平均水平60%;每年提高消費對經濟的貢獻一個百分點。
隨著美元體系的崩潰和美國國家主權信用的動搖,未來人民幣國際化應有戰略思考。提出兩步走戰略:到2035年人民幣國際化指數提升到與人民幣在SDR特別提款權中的比重大致相當的水平(約12%);到本世紀中葉,實現人民幣國際化指數與中國GDP占全球GDP比例大體一致。
到本世紀中葉,徹底解決城鄉二元經濟結構。
?。ㄈ┲虚L期高質量發展與可持續發展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以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作用,共同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產業安全、以我為主的國家戰略要落實到具體行動上。
一是降低經濟對外依存度。目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加上出口這兩塊共70多萬億,其中出口產品和服務占了整個市場的銷售大概1/3左右。通過幾年努力,要改變這種格局,第一步目標降到1/4,即3/4的產品我們自己消化,1/4的產品到海外找市場。
二是出臺短期刺激政策,長期聚焦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房地產市場回暖,可考慮出臺新的增量政策,如推出2.0版本的城中村改造或城市更新計劃,增加相關投資(如8萬億元),三年完成。通過發行長期國債解決資金問題。
擴大消費:應對老齡化社會來臨,進行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如劃幾萬億補充到社保基金,從根本上從制度層面保證出口轉內銷,在內銷市場能有購買力。
未來十年把現有4億中等收入群體擴大到8億,改變啞鈴型的收入分配結構為橄欖型的結構,擴大消費潛能,增強中國經濟的內生動力。
三是進一步深化改革,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通過經濟體制改革,把公平競爭、競爭性政策置于基礎性地位。國有企業在大國重器、國家安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在多數競爭性領域主動撤退、壓縮規模,讓民營企業放開手腳。深化機構改革,減少黨政機關機構編制和人員,大幅減輕財政負擔。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了300多項改革,今年應著力推動重點改革落地見效,同時謀劃如上述提到的幾項重大改革,在“十五五”規劃乃至未來中長期發展中要有認真的考慮和安排。
總之,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從容應對未來外部世界的不確定性,創造更多確定性的機會,從而將美國關稅戰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水平。通過靈活機智、趨利避害的應對策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與可持續發展,我們一定能夠在不確定的世界中找到確定性,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