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北京4月17日電 聚焦“特朗普政府‘對等關稅’應對之策——中美競合之道與再全球化大趨勢”主題,中宏論壇第六十場在線研討會于17日下午圓滿召開。北京師范大學一帶一路學院研究員萬喆應邀出席論壇并作了主題發言。
以下是萬喆發言:
在當今全球經濟格局動蕩不安的背景下,美國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關稅政策無疑給全球貿易體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深入分析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本質、影響及應對策略,可以辨析中國在此背景下的應對策略與未來發展路徑。
一、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本質與目的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其本質是一種霸凌行為,旨在通過單邊主義手段重塑全球貿易秩序。特朗普無視多邊機制的框架,將雙邊談判作為其主要手段,利用美國在經濟、軍事和金融等方面的優勢,對全球各國進行直接碾壓和逼迫。這種政策不僅違背了國際貿易規則,更是對全球經濟主權的深度侵蝕。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表面上看似是為了減少貿易逆差、推動制造業回流和縮減債務規模,但實質上,其戰略目標更為深遠。在經濟層面上,美國試圖通過關稅壁壘加產業補貼加技術封鎖的組合拳,將全球產業鏈重構為以美國為核心、盟友依附、對手邊緣化的等級體系。在政治層面上,美國則希望通過重塑全球秩序,將其單極霸權制度化,并通過芯片與科學法案、通脹削減法案等手段吸引全球制造業回流,同時輸出規則霸權,要求盟友在各個領域與美國接軌。在軍事層面上,美國強化戰略威懾,將軍事和經濟捆綁,搞新冷戰的經濟化,聯合北約盟友實施技術鐵幕。在意識形態層面上,美國維護文化霸權,搞價值觀貿易壁壘,通過數字主權侵蝕等手段,對其他國家進行極限施壓。
二、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影響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不僅未能達成其既定目標,反而給全球經濟帶來了更大的傷害。首先,在貿易逆差方面,雖然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在貿易戰期間有所下降,但整體逆差仍在不斷增長,只是地理分布發生了改變,部分轉移到了墨西哥、越南等國家。這表明關稅政策僅改變了逆差的地理分布,并未解決美國自身的結構性問題。
其次,在制造業回流方面,雖然美國通過芯片與科學法案等手段吸引了一些企業在美建廠,但整體利潤率明顯下降,且存在產能利用率不足的問題。此外,制造業回流還帶來了國內通脹和政治風險的提高,對選民特別是工人、小企業主和農民等群體造成了較大影響。同時,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也導致盟友離心和規則失效,歐盟、加拿大等國家紛紛表示反制,進一步加劇了全球貿易體系的不確定性。
三、中國的應對策略
面對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中國采取了多種應對策略,形成了“法律戰”、經濟聯盟和技術壁壘的多維反制體系。
在法律層面,中國等多個國家向WTO提起訴訟,試圖將爭端納入多邊框架。雖然WTO的訴訟機制目前基本癱瘓,但納入多邊框架仍是推動問題解決的重要共識。同時,中國也通過國內立法對美實施反制措施等。
在經濟層面,中國積極參與區域經濟聯盟和供應鏈的重構。通過深化ICP(國家間協作減排計劃)等區域經濟合作,減少對美的依賴。同時,企業供應鏈也在試圖去美國化,通過加強區域合作來應對美國的關稅壓力。此外,中國還通過創新匯率避險產品和出口補貼等手段緩沖關稅政策帶來的沖擊。
在技術層面,中國加大半導體、人工智能等關鍵技術的研發投入,擴大產業規模,提升技術水平。同時,通過非關稅壁壘如碳邊境調節機制等手段對美國產品征收環境稅,利用自身產業鏈優勢推動產品升級。
在輿論戰和公眾動員方面,中國也積極發聲,揭露特朗普政府“對等關稅”政策的危害,爭取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持。同時,通過加強國內消費市場的開發和內需的拉動,提升經濟韌性,為應對外部挑戰提供有力支撐。
四、中國未來的發展路徑
面對全球貿易格局的深刻變化,中國應繼續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體來說,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加強國內市場的開發和內需的拉動。通過以舊換新等政策刺激家電、汽車等消費,推動縣鄉消費占比不斷提升。同時,推動服務消費和旅游、數字娛樂等消費的快速崛起,提升綠色產品出口的占比。
二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自主可控。在關鍵技術突破上,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和人才培養力度,支撐產業進一步轉型升級。對于國際市場來說,進行多元化的重構,包括新興市場的開拓和區域合作等。
三是加強制度性的開放和規則的重塑。對接國際高標準,參與OECD全球最低稅率的改革等重要決定,維護多邊主義。同時,通過亞投行、新開發銀行等平臺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綠色基建的融資,提升國際規則的話語權。
四是加強政府層面的系統性政策支持和戰略引導。通過財政、稅收、金融等政策賦能企業應對外部挑戰。同時,加強行業協同、品牌賦能和金融創新等社會力量的支持,形成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主動的良性互動格局。
五是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通過拓寬外貿轉內銷的渠道,促進消費和收入的增長,提高整體經濟效率。同時,加強市場調研和消費者洞察,調整產品設計和營銷策略,拓展銷售渠道和標準銜接認證等工作,確保外貿企業順利進入國內市場。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雖然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挑戰,但也為中國等國家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契機。中國應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加強創新驅動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為維護多邊主義和全球貿易秩序作出更大貢獻。在未來的發展中,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與各國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