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引領企業環境管理轉型,助力守信企業綠色發展,包頭市生態環境局將生態環境信用作為促進全市生態環境監管和服務不斷邁向新水平的“強力引擎”,強化生態環境信用體系建設,引領企業“生態守信”。
多措并舉,讓企業環境監管“精準有力”。對監督執法正面清單進行動態調整,納入清單管理企業122家,對清單企業可減少或免除現場檢查,通過在線監測自動監控系統、用電監控系統、無人機等非現場執法做好日常監管,并結合企業自身需要提供入企“體檢”服務。全市已累計建設442套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732套用電監控系統,2024年以來開展非現場檢查229家次,利用無人機對重點區域巡查5架次,發現并及時移交環境問題3處。著力打造以信用為基礎的法治化生態執法環境,實現對守法者“無事不擾”,對違法者“利劍高懸”的工作態勢。
聯動配合,開展日常環境監管抽查工作。今年以來,包頭市生態環境局聯合跨部門不斷完善“雙隨機、一公開”執法體系,出臺《包頭市生態環境執法領域優化營商環境十項措施》。共完成抽查企業220家,及時向社會公開企業的環境基礎信息、排污信息、污染防治設施運行情況等環保信息,進一步提升監管效能,促進信用信息共聯共享,持續提升信用監管信息化水平。
積極作為,讓環保工作“提質升溫”。為防范環評領域失信違法行為,全面加強環評文件質量監管。包頭市生態環境局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信用機制為抓手,依托環境影響評價信用平臺,對于在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行為監督檢查過程中存在失信行為的信用管理對象,依照相關法規在信用平臺實施失信記分。積極推進環評審批提質增效,環評審批時限由60日壓縮為3日,達到全國最優。截至目前,2024年政府投資5000萬元、企業投資億元以上的628個全市重點項目中有546個辦結了環評手續,總體辦理率為86.9%。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