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
交通運輸公共信用信息條目(2025年版) 全文公布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和監管制度的重要決策部署,規范交通運輸領域公共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工作,交通運輸部辦公廳日前印發《交通運輸公共信用信息條目和規范(2025年版)》(以下簡稱《條目和規范》),明確界定了交通運輸領域公共信用信息的納入范圍,為進一步推動交通運輸領域信用建設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條目和規范》以法律、行政法規和黨中央、國務院政策文件為依據,對照《全國公共信用信息基礎目錄》,結合行業實際,界定了交通運輸領域公共信用信息的納入范圍,包括登記注冊基本信息、行政管理信息等8類,同時明確信息指標、公開屬性、共享屬性、歸集來源、更新頻次和數據規范。
國家稅務總局:發布《涉稅專業服務管理辦法(試行)》
國家稅務總局近日發布《涉稅專業服務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辦法》),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豆芾磙k法》共六章三十九條,主要包括管理范圍、管理與服務、監督檢查、處理與處罰等內容,具體可登錄稅務總局官方網站查詢了解。
據了解,《管理辦法》聚焦行業發展存在的執業質量有待加強等突出問題,建立健全以實名制管理為基礎的“信用+風險”管理機制,明確執業監督檢查、行政處罰等內容,進一步完善了涉稅專業服務管理制度。比如,運用信息技術對涉稅專業服務機構及涉稅服務人員賦予信用碼,推行實時動態信用積分記錄及查詢,強化正向激勵。又如,以執業合規為目標導向,采取提示提醒等方式,推動涉稅專業服務機構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對經風險提示仍存在疑點問題的,可采取責令限期改正、約談、推送有關部門等方式開展核查,對違反管理辦法的機構和人員可采取信用懲戒等處理處罰措施。
部委動態
市場監管總局上線市場監管信用修復全國統一平臺
據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消息,3月25日,市場監管總局正式上線運行市場監管信用修復全國統一平臺(以下簡稱統一平臺),助力經營主體高效便捷開展信用修復,全面支撐高效辦成信用修復“一件事”。
統一平臺實現了“統一入口、異地修復”,向經營主體提供行政處罰、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等違法失信信息的查詢和信用修復服務,實現一鍵獲取違法失信信息,一鍵申請市場監管部門信用修復。
全國市場監管系統信用監管工作座談會在開封召開
據市場監管總局網站消息,3月26日至27日,全國市場監管系統信用監管工作座談會在河南省開封市召開。
會議指出,2024年全國信用監管條線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總局黨組明確的工作總思路和工作著力點,聚焦經營主體信用體系建設中心任務,著力推動信用賦能高質量發展,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聚焦制約信用監管發展的關鍵問題,緊扣“建、歸、用”關鍵環節,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更大力度推進信用監管改革向縱深發展,為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提高新時代高質量市場監管水平提供堅實保障。
地方動態
政社企聯動,解鎖“信用+”新生態
為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發揮信用管理和服務在經濟社會各方面的積極作用,近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組織召開了“信用+”創新應用座談會,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務局、海淀區信用和文旅主管部門、朝陽區信用主管部門,京東、美團、快手、首旅集團、58同城 、天鵝到家、小熊美家等平臺企業及部分行業協會、信用服務機構代表參加了座談,共商信用賦能發展新路徑,推進“信用+”創新應用場景落地。
甘肅秦安:創新“信用+”模式 助力農資市場監管與農業生產安全
今年以來,為加強農資市場監管,確保農業生產安全,秦安縣農業農村局創新推出了“信用+”模式。該模式將農資生產經營主體的信用狀況與農資安全監管緊密結合,通過建立信用檔案、實施分級分類監管、開展信用評價等手段,構建了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
在“信用+監管”模式下,秦安縣實行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在日常監管中,根據農資經營主體的信用狀況進行管理,對誠信經營、服務優質、臺賬齊全的主體減少抽查頻次,優先提供政策支持。對于信用等級較低的主體,則加大抽查檢查力度,強化農資安全信用監管,并對失信主體實施聯合懲戒。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