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
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發布,事項數量縮減至106項
近日,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5年版)》(以下簡稱《清單(2025年版)》),清單事項數量由2022年版的117項縮減至106項,市場準入限制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管理更加優化,市場準入制度建設取得新的重要成果。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清單(2025年版)》修訂堅持“該減的堅決減,該增的合理增”,全面體現近年來法律法規“立改廢釋”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成果,事項數量由2022年版的117項縮減至106項,事項下的全國性具體管理措施由486條縮減至469條,地方性管理措施由36條縮減至20條。
四部門:提升出口信用保險保單服務能級
為加大金融支持“走出去”企業和“一帶一路”建設力度,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國家外匯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印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行動方案》提出要加強保險保障,提升風險管理水平。提升出口信用保險保單服務能級。支持保險機構根據企業經營情況、項目國別、融資模式等,優化完善出口信用保險產品和綜合服務方案,在符合風控標準的前提下,不斷優化理賠條件,更好為小微企業提供風險保障。依托中國(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為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主動提供“全線上、免抵押、低成本”便捷金融服務。升級“信保+擔保+銀行”融資模式,優化信保融資服務上海外貿高質量發展三方合作名單,為跨境電商、服務貿易、海關高級認證企業等提供批量主動授信。鼓勵銀行根據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機構發布的《國家風險分析報告》及時動態調整國別風險評級和限額。
部委動態
國家發展改革委 中國人民銀行組織召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暨工作部署會
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決策部署,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意見》,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4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組織召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暨工作部署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鄒瀾共同主持會議并講話,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肖渭明出席會議。
會議審議通過自然資源部加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的申請,審議了《關于進一步完善信用修復制度的意見》和《關于加強拖欠企業賬款信用監管的通知》。市場監管總局、稅務總局、江蘇省和廣東省作了經驗交流,各成員單位對下一步更好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出意見建議。
地方動態
北京市經信局邀請權威專家解讀《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意見》
為準確把握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新要求、新任務,系統謀劃部署信用建設工作,近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組織召開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解讀培訓會,邀請專家學者對《意見》內容、創新點等進行分析解讀。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及部分行業協會、信用服務機構代表等百余人通過線上、線下形式參加會議。
誠信靜海 智惠民生 天津靜海區打造新時代信用建設新高地
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天津市靜海區堅定不移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并將“四個善作善成”重要要求深度融入靜海發展實際。該區積極探索“信用+”創新模式,推動信用與產業升級、社會治理、民生服務深度融合,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天津市靜海區信用建設已從單點突破走向系統集成,從政府主導轉向全民共建。未來,該區將持續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作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突破口,讓“誠信靜?!背蔀閮灮癄I商環境的核心競爭力、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金鑰匙”。
誠信納稅成企業“金名片” 張掖稅務多措并舉護航民營經濟發展
誠信納稅是企業合規經營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社會信用體系不斷完善,誠信已成為企業行穩致遠的立身之本。近年來,張掖市稅務部門主動融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大局,持續倡導誠信納稅理念,強化納稅信用管理,用好誠信納稅獎懲舉措,充分發揮納稅信用的正向激勵作用,進一步提升全社會的稅法遵從度。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張掖市稅務部門將持續推進納稅信用體系建設,不斷拓展納稅信用應用場景,充分發揮A級納稅人榜樣引領作用,推動形成“誠信納稅-信用增值-企業發展”的良性循環,讓納稅信用成為企業穩健發展的“金名片”。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