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等精神,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主動對接全成地信集團,緊緊圍繞校企合作、專業建設、中高職銜接、培訓鑒定、科研及社會服務合作和招生就業、文化素養等工作科學引領,創新管理有機統一、資源高效共享、運轉規范有序的格局。經過10多年的深度合作,雙方在聚集資源、開發資源、配置資源、利用資源、共享資源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校企聯動協同培養,經過多年的深度合作,共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打造特色鮮明的樣板。
創新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產教融合走深走實。按照職業能力的形成過程和職業教育規律,構建學校主導、企業特質的創新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并貫穿全過程。突出工程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同時加強對學生的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素質教育,著力提升學生技能和創新能力,培養造就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
共建、共享優質資源,提升聯合培養育人質量。堅持立德樹人,創新課程思政建設。推行課程思政改革,思想教育、職業規劃、綜合素養與專業教育有機結合,著力實現“德、智、業”融合全課程育人,培養適應社會發展要求并具有思想道德素質高的學生。
圖1學校課堂集中教學
完善聯合培養制度建設,保障教學運行。齊抓共管,以制度建設為抓手,教學運行有條不紊。按照聯合培養現代學徒制管理辦法實施教學管理和教務管理,嚴格教學工作規范、課程設計管理規定、任職教師聘用管理規定、外聘教師管理工作實施細則等方面的內容,有力地保證了教學過程的良好運行。建立了聯席議事制度,不定期就教育、教學、學生管理等方面進行磋商與協調,共同研究、解決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總結經驗,積極推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開展。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培養應用技術技能人才。
圖2校企共同研討
齊聚力量,優化師資結構。充分發揮校企合作辦學的優勢,共同選聘教授、骨干教師、高工,組建整體素質高,優勢互補、充滿活力的教學團隊。形成了一支穩定的教授、高工掛帥,理論經驗豐富、實踐技能突出、企業背景濃厚于一體的專業特色教師隊伍。有力保證教學全過程,促進了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同時,公司專門設立培訓學院為合作辦學專項工作運轉提供人、財、物力條件保障。定期選派一定數量的高水平企業家、高技能人才、企業資深工程管理人員,到學校交流或兼職任教。
此外,公司根據崗位需求在學校共建實訓基地,企業導師和專業教師聯合培養適應企業崗位需求、具備崗位工作能力的學生,學生綜合職業技能螺旋式遞增。專業教師深入企業一線共同開展教學和技術交流活動,專業教學與專業技能的深度貼合。聯合開發校本、活頁式教材,讓實踐內容真正貼合企業崗位技能,實現產教深度融合。
以實踐創新項目為技能人才培養途徑,加強專業共建。共同探索育人模式和教學方式,改革完善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通過現代學徒制育人模式下產教融合運行機制的探索,構建符合工程測量技術人才需求的現代學徒制教學體系,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圖3實踐教學中
圖4學生項目實踐工作中
以評教評學、校企互評為抓手,多形式開展教學質量監督。通過組建教學督查組、召開教師研討會、期中教學檢查、不定期進行聽課、學生滿意度調查、研討會等形式,強化教學質量。同時教師評學,為學生挖掘潛力、教學相長,保證教學質量和學習質量。
物質資源共享,文化育人共建。融合教學資源,實訓基地共享。共同打造產教融合機制下的現代學徒制實踐教學育人模式,在互惠共贏基礎上,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資源,企業現場、學校實訓基地形成合力構建“校中廠”和“廠中?!保瑸閷W生的理論、實驗、校內、校外實踐基地建設完整、高效、一流,實現無縫對接。通過實踐過程的學習、團隊協作和崗位技能訓練,促進了學生合作能力、實踐能力、綜合能力的提高,實現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目標。
共同完成聯合招生和培養學生的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落實和修訂工作,聯合培養學生的師資隊伍組建工作,共同完成日常教學與管理工作。企業全方位接受學校教師實踐實訓,共建產學研合作基地。
明確教學全過程的監測指標,建立明晰的考核細則。實施流程采用過程性考核,通過選派工匠、高工、創新性人才和專業教師共同指導,全方位提升學生理論知識、專業技術、實踐操作,促進了教與學、學與用的相互轉化。確保學生高質量畢業和就業。開辦了多期無人機培訓班和行業職業技術培訓。專業面覆蓋較廣,涵蓋北斗技術應用、測繪地理信息工程、地理信息數據加工應用、地理信息應用系統建設、智能安全信息系統研發、專用裝備研發制造、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應用研究等眾多領域,形成了一條空間地理信息數據從硬件、軟件、采集、處理、建庫及應用的高效且完整的地理信息產品生產線,實現規范化、標準化和專業化管理。
圖5無人機培訓中
實現校企聯合人才儲備。公司發揮行業科技、生產實踐經驗優勢、教學空間優勢、工程技術人員優勢,為聯合培養提供保障,同時實現了企業良性人才儲備機制,優化企業人才結構和現場工程師的培養。充分展現校企合作的內在優勢,實現學、時、崗位有機結合,學習的目的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增強,為企業人才儲備的適應性、實用性和穩定性注入了強心劑。
實現校企聯合開展社會服務和科技攻關,賦能產業發展。充分發揮行業優質資源和豐富培訓經驗優勢,合作開辦多期無人機培訓班和行業職業技能培訓,累計培訓各類學生1000余人。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實踐項目策劃能力的優勢,結合專業教師共同制訂培訓方案,組織開展調研、共同開發和交流活動,形成一批測繪、地理信息行業實踐和北斗遙感測量技術重點科研項目以及無人機培訓、實景三維建模行業標準,獲得行業的認可。
圖6學生參與工作項目實踐
充分發揮職業技能鑒定能力和水平,校企共建AOPA(民用航空器協會)無人機實習實訓基地,按照“對口”原則提供技術性崗位(工種),對實施過程進行管理和績效評估。
2019年以來,校企持續開展現代學徒制教育,目前已經有四屆在讀學生,培養學生220余人。通過聯合培養專業人才,在生產實境中教學,在教學中生產,充分體現了生產和教育培訓一體化;通過共同探索人才培養模式、制定培養方案、開發課程、舉辦技能競賽和共建優秀導師庫,實現了新型混合式課程教學,教育資源不斷優化,拓寬校企協同育人的路徑,和人才培養質量。對提升現代學徒制整體水平、促進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相融合、提升服務社會能力和全面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領效應。通過發揮協同發展“利益鏈”的紐帶作用,挖掘校企間資源稟賦,結合專業崗位群和產業鏈,在全國多個省份建有下屬企業,支持教師和學員到企業實踐。最大限度的保障可持續發展,實現教育資源和社會資源有效融合,賦能校企命運共同體。
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學校和集團堅持不斷改革完善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通過現代學徒制育人模式下產教融合運行機制的探索,構建符合先進制造業人才需求的現代學徒制教學體系,全面提升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
注:廣州全成多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全成地信集團全資子公司,廣東省首批取得測繪甲級資質企業,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廣州市科技小巨人企業、廣州市“專精特新”企業和廣州市企業研究開發機構。以“空間數據采集”“數據建庫”及“應用管理系統開發”為主線,以“行業應用”為核心,為各行各業提供綜合性地信技術解決方案。依靠20多年的經驗和積累已成為國內領先的高精度地信數據服務商。作為廣東省產教融合型企業,為深度參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職業院校、高等學校辦學和深化改革中發揮重要主體作用,在校企協同育人、產學研合作、促進就業中發揮帶動引領示范效應。
(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黎明虹;廣州全成地信集團 王志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