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集團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美好生活解決方案服務商。公司創立于 1984 年 12 月 26 日,創始人張瑞敏先生任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在新時代企業管理思想和經營哲學指引下,海爾集團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歷經五個戰略發展階段,從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為物聯網時代引領潮流的生態型企業。在互聯網和物聯網時代,海爾從傳統制造企業轉型為共創共贏的物聯網社群生態,率先在全球創立物聯網生態品牌。
近年來,國家從各個方面和角度不斷出臺支持政策,鼓勵企業積極、深入參與產教融合,2014 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深化產教融合,鼓勵行業和企業舉辦或參與舉辦職業教育,發揮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2015 年,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強調“深化產教融合,將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與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著力提高高校對產業轉型升級的貢獻率”。2016 年,黨中央印發《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進一步明確要求“建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2017 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對產教融合改革作了頂層制度設計,提出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和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當前推進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對新形式下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擴大就業創業、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培育升級發展新動能具有重要意義。
為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化產教融合,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CEO 張瑞敏先生多次就深化產教融合工作做出部署,提出要充分發揮海爾集團在智能制造行業的人才優勢、資源優勢、創新優勢和智能制造教育平臺示范作用,由產教融合教育集團牽頭,不斷探索領先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態共贏的人才培養大規模定制模式,積極做好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工作。
海爾集團是國家產教融合事業的積極踐行者,自 2012 年開展產教融合以來,憑借智能制造技術優勢,逐步形成了以 COSMOPlat 工業互聯網平臺為賦能,以“實訓基地”+“專業群”為基礎,以智能制造職業教育集團、海爾大學為助力的智能制造產教融合生態體系。目前海爾已于2200余所院校建立合作關系,累計簽訂訂單2950個,為社會輸出技能人才 18 萬人,在全國累計建設實訓基地 41 處,年培養在校學生及在崗職工 4.5 萬人次。此外,圍繞智能制造細分領域海爾積極探索課程體系開發、“1+X”證書試點、現代學徒制試點、雙師型人才培養等,累計開發了 6 大門類 286 門核心課程,認證技能證書 5 項,培養合格“雙師型”講師 1531 人等。集團多措并舉有效緩解了智能制造領域人才供需矛盾問題,為社會培養了大量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