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方高校要加大應用型人才培養力度,推進產教深度融合,不斷增強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全面提高學生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的能力,科學做好供需對接,大力培養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能夠翻跟頭、跳舞的機械狗,可以鉆入土中探測的機械蛇,走進湖南交通工程學院實訓大樓機器人工作室,學生親手制作的機器人設備一字排開。近年來,湖南交通工程學院緊緊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促進實習實訓與教學、科研、“雙創”、產學合作的有機融合,依托校內各創新教育基地,形成實踐、競賽、創新、創業層層遞進的全鏈條人才培養體系。(10月29日《光明日報》)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高校作為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的基地和重大原始創新成果的策源地,肩負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重任。各地高校要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工程技術等行業產業應用型人才。
深化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是培養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和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必要路徑。各地方高校應圍繞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開展應用研究,主動挖掘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著力解決地方、行業、企業發展中面臨的技術、人力等問題。深化產教融合的實質就是促進教育系統和產業系統內異質性資源的優勢互補,通過構建校企命運共同體,擴大就業創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新動能。
把產業與教學緊密結合,是教育機構與行業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有益舉措。大力實施產教融合,不僅能滿足個人就業和工作崗位之間的匹配需求,還將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加快國家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各地方高校要深度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高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精準度,以產業需求為導向,推進與產業集聚區產學對接,堅持適應社會需要,提高職業教育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能力,堅持專業動態調整,適度超前,實現專業調整與區域產業發展同頻共振,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為中國式現代化強國建設培養更多高水平應用型人才。
深化產教融合育人,培養高水平應用型人才。應用型高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責任,是實現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中堅力量。各地方高校要加強規劃設計,堅持“地方性、應用型、高水平、國際化”辦學定位,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緊緊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不斷完善多維聯動、合作共贏的校企協同育人機制,積極促成學校與政府、學院與行業、教師與企業的對接,建立特色鮮明的分類分層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堅持學以致用,立足地方,服務發展,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應用型人才支撐。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人才是第一資源。各地方高校要加大應用型人才培養力度,推進產教深度融合,不斷增強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全面提高學生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的能力,科學做好供需對接,大力培養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潘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