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吉利汽車、柳工、玉柴……這些世界500強、世界工程機械50強行業龍頭和領軍企業都來簽約了。
1月14日,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舉行校企合作產業學院成立大會高技能人才引進簽約暨金岸精英學院技術服務人才技能大賽開幕儀式,與華為等企業“強強聯姻”共建智能制造、智能控制、汽車、人工智能、智慧物流、智慧建筑、鄉村振興、文化與旅游、創新創業等9個特色產業學院。
“同時成立9個產業學院,是全國高職院校中一次性成立數量最多,聯合行業企業范圍最廣的一次,也是學校打造高水平建設,‘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開花結果的又一里程碑事件?!睆V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校長賴曉樺教授說。
成立產業學院 引領職教改革先行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國家關于教育和人才改革發展重大決策部署,關乎教育、科技、人才、產業各領域,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的戰略性設計。
作為全國首批、廣西首家國家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全國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國家示范性高職建設重點培育8所院校之一,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以服務社會為己任,培養了一批批高技能人才。
賴曉樺表示,在國家職業教育政策的推動下,在“雙高計劃”等重大項目的導引下,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始終把立德樹人擺在首要位置,立足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和新時代學校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求。在各級政府積極參與和指導下,建設由學校、產業領軍企業或行業協會共建共管共享的現代產業學院,將學校辦學結合企業發展,一同引領職教改革先行。
“產業學院的成立標志著學校與企業正式建立更全面、更緊密、更深入的校企合作機制,也標志著學校產教融合、協同育人、開放辦學工作取得新突破。”賴曉樺在成立大會上說。
賴曉樺表示,學校始終立足國家和人民需要,堅持產教融合、匠心育人,努力服務制造業向高端智能制造的轉型升級,打造智能制造人才培養的“機電樣板”;并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真正發揮政校企三方優勢,形成合力,立足“產業鏈、技術鏈與人才鏈”三大核心要素,集聚資源、創新機制、培育成果塑造品牌,將“產業學院”建成支撐廣西區域產業發展的創新創業孵化庫、人才需求的信息庫、領軍人才的目標庫、企業合作的項目庫、最新理論的儲備庫、技能指導的服務庫、成果轉化的實訓庫。
堅持產教融合 支撐區域經濟發展
此次,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華為、吉利汽車、廣西物資集團、廣西汽車集團、廣西玉柴機器集團等一批行業龍頭和領軍企業成立了9個特色產業學院。
根據建設方案,未來校企將共同建設高水平專業、共同開發課程標準、共同打造師資團隊、共同設立研發中心、共同開發高端認證證書、共同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共同招生、共同走出去。
“廣西物資集團正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對人才培養需求旺盛,產業學院給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平臺和空間,企業的壯大和人才的培養彼此密不可分。校企雙方整合資源優勢,加強合作,將有助于雙方發展,有助于帶動區域經濟的建設,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為有力的推動力,也對未來雙方的合作充滿信心?!痹诤灱s儀式上,廣西物資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劉鑫表示。
廣西制冷學會理事長黃孝軍教授表示,學校與企業合作共建產業學院,打通了企業與高職院校產學研之間的通道。雙方把技術、生產、教學、科研融為一體,提升合作層次,延展合作的深度和廣度,相向而行、優勢疊加,加快發展具有行業特色的職業教育。他建議產業學院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落實,爭取資源配置最優,與高校、合作單位強強聯合,為服務廣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技術技能人才。
“與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共建產業學院,公司高度重視,將整合集團產業、科技、教育等資源,全力支持產業學院發展,為廣西汽車裝配與制造等領域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通過人才培養智力支撐區域經濟發展,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闭憬嚾肆Y源部林乃挺對產業學院的未來建設進行了展望。
賴曉樺表示,面對新形勢、新挑戰,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把握國家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重大機遇,以“服務國家戰略、融入區域發展、促進產業升級”為使命擔當,對接區域產業鏈,鼓勵重點專業群聯合世界500強或行業領軍企業組建特色產業學院,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做深做實。在辦學過程中,實施多種運行模式,以產業學院代替現有的二級學院,探索混合所有制辦學模式;“專業學院+產業學院”共建產業班進行訂單制人才培養;搭建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平臺等。不拘于一種運營模式創辦產業學院,共同探索中國特色校企雙元育人的“機電模式”。
提升辦學能力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的《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指南(試行)》提出,培養適應和引領現代產業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動高校分類發展、特色發展的重要舉措。
目前,廣西共有專業技術人才190萬,技能人才690萬,兩支人才隊伍總量只占全區總人口5600萬的15.7%,其中技能人才只占人口總量的12.3%,而發達地區支撐產業需要的技能人才至少20%。廣西專業技術人才總量不足,專業技術人才僅占全區人口的0.26‰,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1/14。
賴曉樺表示,學校將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人才強桂”戰略,吸引集聚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加入產業學院,助力構建一支與產業學院發展需求相適應的高技能高水平師資隊伍,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次,服務支撐廣西經濟社會的發展。本著“走出去、引進來”的人才戰略方針,打造“頂尖人才項目合作工程、高端人才多點突破工程、急需緊缺人才精準引進工程、優秀成長性人才集聚工程”等一系列人才引進工程,結合區域優勢產業發展需求,不拘一格引進頂尖人才(團隊)。
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本次引進了以“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為代表的217名高技能人才。引進了一批行業有權威、國際有影響的專業群建設帶頭人,引進了一批能夠改進企業產品工藝、解決生產技術難題的骨干教師,引進了一批具有絕技絕藝的技術技能大師,同時聘請行業企業領軍人才、大師名匠擔任“客座教授”和“技能大師”。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成為擁有“國家級教學名師”、“二級教授”“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和“全國技術能手”數量最多、規格最高的廣西高職院校。
賴曉樺表示,下一步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將以產業學院建設作為推動產教深度融合的有力抓手,推動人才培養與廣西產業鏈需求的緊密對接,以更加開放的視野和持續的改革創新提升辦學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將按照“先試點、再推廣”的建設思路,將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應用到學校所有的產業學院建設上,努力把學校建設成一所“廣西領先、全國一流、國際水準”的高職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