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北京5月28日電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國務院研究室原司長陳文玲近日接受英文媒體MNI專訪時表示,美國近期針對中國新能源產品加征關稅,包括自8月1日起生效的對電動車加征100%,對鋰離子電池加征25%的關稅,并不會對中國企業構成實質性損害,而美國的電動車零部件進口商將不得不承擔這一額外成本。
陳文玲指出,美國一直在盡可能地替代中國供應商,與中國進一步脫鉤將變得更加困難,特別是在電池零部件和關鍵礦產方面。
MNI報道指出,中國鋰離子電池約占美國進口量的70%。同時,中國在多個核心供應鏈上也占據主導地位,正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鋰電池隔膜的出貨量分別約占90%、85%和80%的全球市場份額。陳文玲認為,盡管少數公司已經開始在美國生產電池模組,但這無法改變依賴中國電芯的現狀。報道指出,中國出口商將加速向墨西哥、越南等地轉移生產基地,以規避新關稅?!敖涍^2018年唐納德·特朗普總統發起的貿易爭端,他們積累了豐富經驗”她解釋道。陳文玲并未排除打壓升級的可能性,例如美國可能對使用超過固定比例中國零部件的新能源產品實施進口限制。
陳文玲強調,通過將關鍵技術的研發中心留在國內,這種制造業轉移亦有助于加速中國的產業升級。中國企業應該學會像其他國家的跨國公司一樣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美國的關稅將為歐盟樹立一個不好的先例,歐盟也在權衡各種選項,如通過反補貼調查延緩中國汽車進入歐洲市場,為其電動車轉型爭取時間。
陳文玲認為,歐洲對中國仍存在誤解和誤判,一些歐盟政客效仿美國議員的做法。她敦促北京加強與歐洲各國在能源、金融、數字經濟、綠色轉型等領域的雙邊和多邊合作。盡管貿易摩擦揮之不去,但在外部需求強勁的情況下,出口將繼續保持當前的強勁勢頭,中國的資本品仍具有強大的競爭優勢。
統計顯示,3月份中國出口同比下降7.5%,是自去年11月以來的首次收縮,但4月份恢復同比1.5%的增長,消除了市場對勢頭疲弱的擔憂。陳文玲指出,制造業投資的快速增長將繼續支持經濟增長,而發行特別國債注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也將拉動基礎設施投資。今年實現5%的增長目標仍需要艱苦努力,當前亟需化解房地產風險,以及調動民間資本投資積極性。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