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訊 衢州市構建“企呼我應”涉企問題高效閉環處置機制,建立企業訴求一站式歸集、分類辦理數字化平臺,為企業搭建常態化政企溝通渠道。“企呼我應”線上發布以來,共收集涉企問題5416件,月平均1354件,企業滿意率達到99.32%?!捌蠛粑覒狈諜C制已成為解決涉企問題的新機制、親清政商關系的新平臺、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的新賽道、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突出“統”字,強化企業訴求一個口子歸集。依托市企業綜合服務中心打造市級“中臺”,作為全市涉企服務“總客服”。統籌問題歸集渠道,線上入口在“企業碼”“浙里辦”“三衢”客戶端等多端透出,推動線上“一網反饋”;做強12345-8營商環境熱線,接入企業綜合服務中心,推動訴求“一號應答”;依托各級企業綜合服務中心,推動線下“一門受理”。統管問題發現機制,通過常態化征詢、結合“五鏈融合”機制、企業專屬空間數據、跟蹤政策落地、聯動“親清”系列政企溝通機制、四套班子領導問題交辦等途徑發現問題。統一構建問題池,建立企業問題統一管理機制,將全市域各渠道收集的問題全量納入企業服務問題池,建立問題標簽,依托“企呼我應”數字化應用、數字化記錄、可視化管控、閉環化管理。
突出“分”字,推進企業訴求高效閉環處置。建立分級、分類、分層問題解決機制,推動受理、交辦、處置、反饋、辦結等全過程閉環管理,確保問題處置公開、透明、可預期,疑難復雜問題解決到位。分級辦理,按照問題就近高效處置原則,分別由市級、縣級(區塊)、鄉級(企業社區)分級辦理;分類交辦,涉及企業綜合服務中心的問題交辦相應服務板塊處置、產業鏈的共性問題交辦相應產業鏈專班處置、其他個性問題交辦相應市級部門處置;分層處置,疑難復雜問題逐級由企業綜合服務中心、市委市政府分管副秘書長、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研究解決。同時,加強限時辦理,原則上,簡單問題1個工作日內辦結;一般問題在3個工作日內協調解決;復雜問題在5個工作日內予以解決或提出解決方案。推進紀檢聯動。紀檢部門對問題處置進行全流程監督,開展階段性“回頭看”,在全市建立問題處置和紀檢監督“雙閉環”機制。
突出“化”字,舉一反三解決企業共性問題。聚焦企業呼聲高、共識性、代表性強的問題,由點及面完善體制機制,將經驗做法轉化為改革舉措推廣,推動涉企服務從政府供給導向向企業需求導向轉變。轉化為服務判例,對高發性、復雜性問題的成功解決案例進行梳理剖析,及時形成典型服務判例,為同類型問題提供參考,成為企業服務工作人員“帶不走的能力”。轉化為改革清單,梳理重點難點問題形成改革任務清單,推動職能部門針對性謀劃改革舉措破解,固化為服務事項或者工作機制。轉化為“為企辦實事”項目,從問題池中選出企業“最揪心、最煩心、最關心”的涉企事項,納入衢州市“為企辦實事”項目清單,通過“政府辦”“人大督”的形式,聯動推進項目建設和落地。
突出“評”字,注重提升企業訴求解決實效。構建全流程立體量化的評價體系,強化結果晾曬比拼、分析應用,實現企業問題處置具象化,并將評價結果充分運用于考核激勵中。強化評價回訪,在問題處置工作中引入“好差評”體系,問題處置結束后開展企業評價、基層評價、第三方評價,按比例實行“電話+現場”相結合的回訪。建立評價指數,圍繞企業問題處置的按時辦結率、解決率、滿意率、重復投訴率等指標,建立全市企業服務指數,定期形成分析報告。推進評價晾曬,定期晾曬各區塊、各部門企業服務指數,及回訪、評價等具體情況,每季度形成一批正反面服務典型,通過各種形式予以通報、曝光。加強評價分析,依托指數評價分析,推動問題處置的關口前移,查找企業服務薄弱環節,為優化流程、創新服務等提供參考,對問題提前研判,力爭在成訴前靶向施策,提前化解問題矛盾,推動“未訴先辦”。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