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北京2月3日電(記者王鏡榕)“從目前情況看,疫情對當前經濟特別是對消費的影響在加大,尤其是對交通運輸、文化旅游、酒店餐飲和影視娛樂等服務消費影響都是比較大的?!眹野l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2月3日表示,“目前,我們正處于春運期間,各種交通方式旅客發送量都明顯下降,電影票房、旅游收入和餐飲收入同比也明顯下滑。但同時,網上購物、網上訂餐、網上娛樂等數字經濟新業態十分活躍。”
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超過50%,2019年達到53.9%。服務業比重占據國民經濟半壁江山,意味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服務經濟時代”。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沖擊,中宏觀察家、國家發改委服務業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李冠霖近日接受中宏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總體看,疫情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由于服務業生產的服務產品具有生產與消費同時性的特點,因此短期內服務業受疫情的影響最大、最直接,中長期看,工農業受到的沖擊較大?!?/p>
李冠霖認為,對于服務業的影響具體表現在,從面向生產與面向生活的角度看,以餐飲、酒店、影視、娛樂、零售、旅游等為代表的生活性服務業,由于與人的集聚消費密切相關,受到的直接沖擊非常強烈;以批發、物流、商務等為代表的生產性服務業,由于人的集聚程度相對較低,因此受到的沖擊相對弱一些。
“從服務產品的公共屬性看,以政務、國防、防疫、治安等為代表的公共服務不僅不會也不能受到影響,反而會加強,疫情過后公共服務供給量會回歸正常水平?!崩罟诹馗嬖V記者,以城市公交、旅客運輸等為代表的準公共服務(包括自然壟斷服務)除了封城,短期內會受到人流量少的影響營業額急劇下降,疫情過后回升較快。
李冠霖強調,“以商貿、住宿、餐飲、旅游等為代表的與人集聚消費密切相關的市場型服務,受到的沖擊最大,幾乎是零營業額,疫情過后會緩慢回升?!?/p>
面對疫情新形勢,李冠霖建議,按照“保生活服務、穩生產服務”的原則,一是強化純公共服務供給;二是保障準公共服務供給;三是引導市場型的非公共服務供給。正如連維良強調,關鍵在努力化危為機,針對疫情防控中暴露的問題特別是短板,以更大的力度、更加精準地補短板、強弱項,培育和壯大新的經濟增長點?!爸灰覀儓远ㄐ判摹⑼酃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就一定能夠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保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圓滿收官。”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