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北京2月12日電(記者 王鏡榕 視頻報道 周子怡)作為申遺成功后的首個春節,各地深挖春節文化,冰雪運動成為過年新玩法。為鞏固和擴大“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果,國務院辦公廳2024年11月印發了《關于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8個方面24條舉措,旨在推動冰雪經濟成為新增長點。近日,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研究員歐純智就相關熱點接受了本網專訪。
中宏網:資本與科技是經濟發展的引擎,我們知道由于科技力量的加持,可以使冰雪經濟能夠落地南方城市,能否結合現有政策空間談談金融創新助力冰雪經濟發展?
歐純智:金融創新助力冰雪經濟脫穎于傳統經濟,沒有最優只有更優。2025年1月5日,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中國冰雪旅游發展報告(2025)》,預計“2024-2025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閑旅游人數有望達到5.2億人次,我國冰雪休閑旅游收入有望超過6300億元。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國冰雪經濟仍處于起步階段,金融創新可以全力推動冰雪產業全鏈條發展,構建“冰雪+吃、游、住、行”的一站式服務,為冰雪經濟發展注入持續的動能。
眾所周知,冰雪經濟產業由于其資金密集型和高運營成本的特點,在基礎設施建設、企業運營和市場營銷等方面對資金的需求非常大,有較大的融資需求,金融機構施展空間潛力巨大,可以為冰雪經濟的全產業鏈發展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融資途徑,吸引并帶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冰雪產業,因地制宜地不斷創新更具針對性的金融產品,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比如,銀行可以借助金融科技手段,提供精準的金融服務,滿足冰雪企業的多元化發展需求,同時支持符合條件的冰雪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市或進行再融資,進一步拓寬其融資渠道,支持相關冰雪企業的發展。
冰雪企業可以通過債券發行、資產證券化等方式在資本市場籌集資金,優化企業債務結構。不容忽視的是,冰雪經濟產業本身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和高風險性,滑雪、滑冰等項目容易發生事故,因此風險管理和保險成為產業發展不可忽視的一環,保險業金融機構可以聚焦冰雪產業需求,制定個性化風險保障方案,創新開發覆蓋冰雪運動各種風險的保險產品。
此外,服務型政府不可或缺,為健康的市場機制保駕護航,捍衛“看不見的手”有效發揮作用,使“融資不再難”。地方政府可以通過搭建冰雪經濟融資信息平臺的方式,加強冰雪產業融資信息的共享和對接,暢通金融機構和各企業對接渠道,全方位加大信貸投入。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不僅服務于市場,還要盡可能避免或者挽救市場失靈,金融監管部門要適時出臺金融政策,深化銀企對接,鼓勵金融機構從信貸支持、產品創立、場景落地等方面加大冰雪產業金融支持力度。通過以上金融創新為冰雪經濟發展注入持續的動能。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