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北京2月12日電(記者 王鏡榕 視頻報道 周子怡)在近期密集召開的地方兩會上,各地乘著“冬”風,積極布局冰雪經濟。一方面,加大對冰雪產業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通過培育新產業、新模式,進一步激發冰雪經濟新動能。
據文化和旅游部向媒體介紹,春節假期冰雪旅游持續火熱,亞布力、阿勒泰等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人氣高漲,湖北、江西、浙江等地冰雪項目為南方冬季旅游市場注入新活力。近日,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研究員歐純智就相關熱點接受了本網專訪。
推動冰雪經濟邁向新高度
中宏網:借助亞冬會這一契機,您覺得黑龍江可以怎樣推動冰雪經濟邁向新的高度?
歐純智:我國冰雪經濟發展還比較初級,賽事成為做強冰雪經濟的重要手段,恰逢其時。作為北京冬奧會后我國舉辦的又一重大國際冰雪盛會,哈爾濱亞冬會不僅吸引了全亞洲冰雪運動愛好者的目光,更成為推動龍江冰雪經濟加速發展的新引擎。借舉辦國際賽事展現地域城市特色和實力,已經成為國際上通用的做法。賽事能夠拉動冰雪體育全產業鏈發展,更能形成新的投資和消費熱點。冰雪經濟與其他經濟模式一樣需要營銷推廣,而體育賽事就是極具商業推廣價值的營銷活動。通過舉辦冰雪賽事,可以吸引更多冰雪運動的參與者、競技者和體驗者,他們就是冰雪經濟的消費者。冰雪賽事可以提升交通出行需求,提升酒店賓館的餐飲住宿需求,提升賽事舉辦地的購物需求,提升冰雪基礎建設的需求,提升冰雪器材及設施的利用率。亞冬會的舉辦對黑龍江的文旅創意企業來說,是一次激發創意靈感、提升創意水平、推動產業融合的機會。通過挖掘亞冬會品牌價值和冰雪文化內涵,可以設計開發具有紀念意義和哈爾濱特色的冰雪文化創意產品。將亞冬會開幕式、閉幕式等精彩表演中的部分元素進行提煉和再創作,形成常態化的冰雪主題演藝節目,定期在市內劇院、冰雪運動場館或景區上演。同時,舉辦各類冰雪主題培訓,比如滑冰、滑雪、冰雕和雪雕,盡可能延長旅游周期,針對培訓還要舉辦比賽,形成“周周有賽事、月月有活動”的冰雪文化活動氛圍,吸引更多冰雪體育愛好者,為冰雪旅游提供新元素。
以上涉及提升冰雪經濟的號召力、凝聚力、輻射力和影響力,可簡稱為“做強”冰雪經濟。
培育發展寒地特色產業
中宏網:2024年12月,中央區域協調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推動東北地區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要培育發展寒地特色產業。您能否舉例介紹一下伴隨著冰雪經濟的迅猛發展,帶動起來的新產業需求。
歐純智:“始于冰雪,但不止冰雪?!北┙洕苌龅男庐a業需求必然會進一步做大冰雪經濟本身。今冬,隨著我國東北地區的冰雪旅游持續升溫并擴圈,寒區試車產業也熱了起來。在《實施方案》中提出,要培育發展寒地特色產業,支持黑河、漠河、呼倫貝爾等地加強汽車、飛機、高端裝備等領域耐寒測試能力建設,發展壯大寒地測試產業。黑河將寒區試車與汽車賽事、文旅等緊密融合,發展獨具特色的“試車經濟”,為冰雪經濟注入新活力,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黑河發展寒區試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目前,黑河擁有12家測試場企業、24個試驗基地,其中21個專屬試驗基地,能夠滿足不同車型在不同條件下的試車需求。黑河也在想方設法將寒區試車產業與文旅、賽事等行業融合發展,并引入有著“中國汽車奧運會”之稱的CCPC大賽,走出以賽興城、以賽促產的寒區試車產業發展新路子。另外,黑河還把霧凇節、冬捕節等民俗活動與試車季有機結合,借機拉動冬季旅游市場,實現由單一試車向賽車、展車、賣車轉變,讓寒區試車產業與文旅產業、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實現試車產業對冰雪旅游的反哺模式。冰雪經濟在未來將突破單一產業的局限,通過全產業鏈布局與冰雪基礎設施的投融資建設,必將朝著系統化、國際化方向邁進,推動智能制造、數字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優勢產業與冰雪產業深度融合,實現冰雪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以上涉及冰雪經濟與國民經濟產業鏈全系統的對接、互動,對于創新發展的綜合促進,及其對于經濟生活形成的綜合性規模效應,可簡稱為“做大”冰雪經濟。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