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 王鏡榕 視頻報道 張緯宇) 2025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科技賦能應對人口老齡化成為熱點議題之一。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預計2050年全球60歲以上人口數量將達21億,其中包括4.26億80歲以上的老年人。近日,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正式發布由中國牽頭制定的世界首個養老機器人國際標準(IEC63310《互聯家庭環境下使用的主動輔助生活機器人性能準則》)。
“2025年新春伊始,中國企業發布DeepSeek-R1在國內外引起強烈沖擊,其在后訓練階段大規模使用強化學習技術,在數學、代碼、自然語言推理等任務上,性能比肩國際旗艦模型OpenAI等,且在成本上大幅降低?!敝袊嗣翊髮W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黃石松近日接受本網專訪時表示,特別是DeepSeek-R1采取了技術開源的做法,這一系列操作被認為是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打破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的壟斷和對中國的技術封鎖。無獨有偶,國際電工委員會(簡稱IEC)近日正式發布由中國牽頭制定的養老機器人國際標準(IEC63310),為各類養老機器人的產品設計、制造、測試和認證等提供基準。IEC是全球電氣、電子及相關技術領域最具權威的國際標準化組織之一,成員覆蓋全球170多個國家,核心使命是制定統一的國際標準,促進電氣、電子、信息技術的全球兼容與安全,消除技術性貿易壁壘。IEC發布中國牽頭制定的養老機器人國際標準,既是對中國在此領域的技術水平和產業實踐基礎的認可,也是其倡導消除技術性國際壁壘、促進全球兼容與安全理念的具體體現。這一標準的發布無疑將對銀發產業的發展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事實上,數字互聯網時代的人工智能技術對養老服務的滲透無處不在、無時不在。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明確提出“強化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科技創新能力,把技術創新作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第一動力和戰略支撐,全面提升國民經濟產業體系智能化水平”。隨后,中央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國老齡科技領域的發展迎來了全新的局面。然而,從全球范圍來看,與快速發展的人口老齡化形勢相比,與全球老齡科技創新的發展態勢相比,與中國在全球人口老齡化進程中的重要位置相比較,中國在老齡科技領域還存在標志性成果不多、政策支持碎片化等問題。面臨美國對我進行技術封鎖,如何順應全球人口老齡化的需求特征,抓住本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所創造的新機遇,加快形成原始創新所催生的新質生產力,既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發展轉型的重要工作,也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題中應有之義。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